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徐紹史: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 發佈時間:2014-08-28 08:39:0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毛 磊 彭 波  責任編輯:王斌

  27日在北京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時指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著力解決經濟運作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與和諧穩定。

  徐紹史介紹,總的來看,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是好的。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在保持政策總體穩定的同時,適時進行局部調整,有針對性地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實現了穩增長與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有機結合,經濟運作保持平穩,改革開放活力增強,發展品質穩步提升,民生保障紮實有力,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創新方式穩增長,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

  面對結構性變化和週期性調整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在區間管理的基礎上,創新推出定向調控,預調微調、精準發力,出臺了一系列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政策措施,經濟運作總體平穩。

  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在努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的同時,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細化落實鼓勵資訊、養老、健康等消費的各項政策,出臺了支援文化、旅遊發展的具體措施,居民消費潛力繼續得到釋放,前7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1%,比一季度有所提高。

  努力保持就業和價格穩定。進一步加大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在社保補貼、財政貼息、稅收優惠等方面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扶持。繼續加強重點農産品産運銷銜接和儲備吞吐,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加大反價格壟斷工作力度,保持市場價格平穩運作。

  補短兜底惠民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成績

  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把更多的公共資源用於民生保障薄弱環節,健全改善民生政策體系,人民群眾生活水準進一步提高。

  居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和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分別增長9.8%和7.1%,增速同比均提高0.6個百分點;二季度,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達到2733元,同比增長10.3%。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上半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收入倍差為2.77,比上年同期縮小0.06,同比連續5年縮小。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3%,高於經濟增速0.9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健全。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銜接。醫保體系進一步健全,27個省份建立了省內城鎮基本醫保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系統,新農合在90%的統籌地區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30個省份啟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發佈實施,救助制度進一步完善。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截至7月底基本建成340萬套,新開工590萬套,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70%和84%。

  徐紹史強調,今年下半年要健全完善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強全國公共就業資訊服務平臺建設;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首位,抓好相關政策的全面落實;做好化解産能過剩涉及的人員安置和就業,研究使用失業保險基金穩定職工隊伍的政策措施。實施好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支援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設施建設,強化工程品質監管,做好公平分配和入住管理。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確保新增教學用具和生活設備在秋季開學前全部到位。支援社會資本舉辦婦幼專科醫院,支援優質醫院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積極推進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深入推進品質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繼續強化安全生産,加強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綜合治理。做好受災地區災後重建工作,幫助災區群眾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教育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國家再次提高了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得到加強,教室、宿舍、食堂等基本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有28個省份5.6萬名農民工隨遷子女參加異地高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加強,廣播電視村村通、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地市級公共文化建設等專項規劃穩步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取得良好社會效益。醫藥衛生改革深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擴大到1011個縣,在建和年內開工、床位數在500張以上的非政府辦醫療機構重大項目超過120個,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水準進一步提升,計劃生育改革紮實推進。

  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繼續加強。啟動實施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監管執法、運用差別電價和能耗環保技術標準的力度加大;抓緊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區域協作機制和部際協調機制全面建立。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4.2%,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繼續下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74個城市空氣品質有所改善,細顆粒物(PM2.5)同比下降7.9%,可吸入顆粒物(PM10)下降6.5%。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土壤污染治理繼續加強,草原資源保護和京津風沙源、岩溶石漠化、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等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加快實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