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柳瑾:俄羅斯能源出口逐步轉向東方

  • 發佈時間:2014-08-27 15:3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面對西方的經濟制裁,俄羅斯顯得鎮定自若,不久前還表示制裁不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傷害。不過,傷害依然是明顯的額。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烏尤卡耶夫在媒體上刊文表示,俄羅斯經濟遇到了很多障礙,已經進入了經濟週期的一個消極發展階段。缺乏需求是恢復穩定增長道路上的一個重大障礙。

  那麼,這種障礙會給石油天然氣的重要生産國帶來多大程度的影響,這種影響需要多久才能消失呢?

  東方匯金期貨金融産品事業部總經理柳瑾對此發表評論。

  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産油國之一,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對於歐洲來説至關重要,但由於地緣政治問題,俄羅斯和歐洲、美國的政治關係越發緊張,也影響到了俄羅斯的對外貿易。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所提到的缺乏需求有哪些方面的含義?對於大宗商品領域來講,缺乏需求會給俄羅斯帶來多大的損失?

  柳瑾:從最近烏克蘭地緣政治衝突開始講起,輸往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主要都通過烏克蘭運抵,主要的輸送方其實是俄羅斯,當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衝突加劇,烏克蘭禁止通過烏克蘭的管道輸送俄羅斯的天然氣,造成了俄羅斯大量的原油和天然氣沒有辦法向外提供自己的出口産品。另一方面,俄羅斯本身的經濟結構相當單一的,石油和天然氣這類能源行業佔GDP的比重約在30%以上,佔整個出口收益的規模約有50%以上,一旦産生很重要的衝擊,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去年12月底俄烏衝突以來,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已經開始出現了逐月下降的態勢,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所指的外部需求,最主要指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和天然氣的需求。

  損失方面,從之前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來,一是1998年的經濟危機,全球的油價大跌,俄羅斯出現了一次舉世震驚的國債違約事件,俄羅斯國庫的錢已經還不上外債的負擔;另一個是2000年俄羅斯外匯儲備已經出現了連續六、七個月的下滑,對於整個俄羅斯的經濟的影響程度是非常巨大的。

  本月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俄羅斯應該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以盧布來出售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氣,使用美元作為能源貿易中單一的定價貨幣正在傷害俄羅斯的經濟。也就是説俄羅斯準備主導石油貿易去美元化。這種舉措對於國際金融秩序意味著什麼?是否會改變目前大宗産品貿易的格局?

  柳瑾:目前的格局還沒有完全去顛覆美元作為全球定價和支付結算體系的可能性,即便加上中國,恐怕短期內也很難顛覆這種格局。俄羅斯在過去十幾年、二十年間,一直對中國談安大線的事情,通過原油輸送通道來挑動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競爭,最大程度獲取自己的能源以及對東亞的政治經濟産生影響力的收益。俄羅斯對能源非常重視,能源格局多元化,西部主要輸出的對象就是歐洲,東亞則是中國和日本。歐洲的事件事發之後,俄羅斯已經開始轉向轉到東部,那麼5月普京訪華,恰恰就是他看到西部向歐洲供氣和供油的通道肯定會受到嚴重的削弱,他開始逐步的轉向中國和日本,來做能源上的轉變。同時,他所謂的去美元化,更主要的原因是現在美元的加息週期已經開始啟動,隨著美元的升值,大幅度原油的概率可能出現貶值,原油貶值對俄羅斯原油的衝擊是非常大的,所以他提前和中國鎖定一個貿易結算的方式。很早之前,俄羅斯和中國就已經開始進行了盧布和人民幣雙邊的貨幣互換,目的就是為了俄羅斯原油輸出的利益服務。

  今年5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雙方簽署《中俄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聯合聲明》,同時,中俄雙方簽署了價值4000億美元為期30年的天然氣協議。中俄之間的合作深入,對於兩國的大宗産品雙邊貿易和國際能源金融格局會帶來哪些變數?

  柳瑾:對俄羅斯和中國來説,整體上都是一個雙贏的格局。俄羅斯獲得了另一個穩定的原油輸出渠道,而中國獲得了另一個期盼已久原油輸入的渠道。雙方通過貿易模式簽訂的是一個30年的合約,價值是4000億美元,提前鎖定了一個大宗商品的價格,無論將來原油的價格隨著美元如何波動,都不會影響雙方的利益。雖然從價格上來看,相對比從中亞直接輸入還是要貴一些,但是整體上對中國能源輸入的安全是一個有利的事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