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澳媒:當前秩序對華不利 應給中國更大空間

  • 發佈時間:2014-08-13 13:05:05  來源:環球網  作者:尼克·比斯利,汪析譯  責任編輯:王斌

  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網站8月12日文章,原題:榮譽、聲望和克制 休·懷特(澳大利亞中國問題專家——編者注)認為,中國的規模、野心和能力使它無法融入當前秩序,中國要求改變環境。安德魯·菲利普斯(同為澳大利亞國際問題專家)著重談中國的選項有限。他認為,中國改變、削弱或離開當前秩序的能力,遠比許多人認為的有限。

  安德魯説得對,中國短期內不能拒絕當前秩序。眼下,中國建設新秩序的能力有限,但我們不應認為這種狀況會永遠持續。

  最關鍵的是,對於安德魯的結論——當前秩序容易加入,難以推翻——北京並不認同。在中國領導人看來,當前秩序難以接受。安德魯和其他學者認為,當前地區秩序是全球化的産物,它的形成受到多國影響。但是,這高估了非華盛頓方面的影響,忽視了當前秩序不論源自哪,均賦予美國特權,擴大對中國的不利。

  休的觀點最有説服力。他堅稱,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同。當前應對中國崛起的一大問題是,北京認為自己面對的是“要麼接受,要麼拉倒”的選擇——“這個秩序對你我都好,上船吧北京,這樣人人都是贏家”。但中國不這樣看。中國認為這種秩序保護美國的優勢,而中國的貿易和能源流動易受破壞,利益也受到限制。

  隨著中國的發展,至少今後10年,中國的“失意感”將只增不減。習近平是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最堅決、最愛國的國家主席。他擔任領導人期間,很難想像中國突然樂於接受美國的霸主地位。因此,中國會繼續厭惡它認為有害自身利益的格局,會繼續發展“替代方案”,會繼續週密審慎地試探當前秩序。

  中國對地區的看法受到榮譽和聲望問題的強烈影響。對北京來説,要找到自己滿意的地區秩序,關於威信和榮譽的深層問題必須得到滿足。

  目前我們手頭的工作是,思考如何將現有秩序打開一個缺口,給中國堅持權利的機會。這種秩序既要保留自由的特質,又要承認中國獨特的需要和利益。問題在於,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其他國家擺出的姿態正在關閉那些機遇。最重要的是,當前地區秩序的基礎結構需要更多靈活性。如果做不到這些,我想,中期而言,中國會以一種關乎存亡的方式試探當前秩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