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黨史要論】
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經驗,深刻揭示了歷史發展的規律,準確把握時代進步的潮流,悉心洞察世界前進的大勢,全面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重要原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奮鬥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係,善於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馬克思、恩格斯早在170多年前就科學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規律。這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立足現實,把握好每個階段的歷史大勢,做好當下的事情。”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深刻認識黨的百年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我們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提供了科學指南。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結果。人們與外部世界相處,就要去認識世界,而認識世界的最終目的是改造世界。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某種思想合乎客觀規律的就是真理,不合乎客觀規律的就是謬論。一切根據于正確思想的行動是正確的行動。人類特殊的這種“自覺的能動性”,是人之所以區別於物的特點。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的最高智慧,無産階級是世界上最進步、最有前途的階級。無産階級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精神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無産階級為物質武器。因此,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産階級政黨,在推進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可以而且應該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換句話説,也就是要始終堅持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高度統一。這樣,對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説,就提出了一個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掌握歷史主動性的問題。
歷史發展的必然産物:成立中國共産黨
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鬥中造就了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的誕生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順應歷史發展大勢、掌握歷史主動的必然産物。
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但是,鴉片戰爭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朽,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戰亂頻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民不聊生,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太平天國起義、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先後失敗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説,它仍然是失敗的。歷史呼喚著真正能夠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使命的領導者、承擔者。
辛亥革命後,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從思想啟蒙入手,發起了提倡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運動,在中國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又使資本主義的弊端突出地呈現出來,中國人對學習西方建立資産階級共和國的方案産生了懷疑。恰在此時,俄國十月革命的發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新的希望。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以十月革命為標誌,世界開始了無産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時代。從此以後,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民主解放鬥爭都納入了這一革命的範疇,成為世界無産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後,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五四運動起了進一步促進作用,這為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提供了一個重要條件。
中國工人階級是近代中國新産生的一個階級。這個階級伴隨著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在華開辦工礦企業和中國封建地主階級開辦洋務而來。它的資格早于中國民族資産階級。它具有代表先進生産力、大公無私、富有組織性紀律性革命性的一般優點,還具有大部分人由中國破産農民而來、與農民有著天然聯繫、相對集中等獨特優點。因此,中國工人階級就成為中國革命最基本的動力,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産業工人已達200萬人左右,人數雖然不多,但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大城市。五四運動中,以上海工人自發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為標誌,中國工人階級有了政治訴求,這表明中國工人階級已經從自在轉向自為,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這為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提供了另一個重要條件。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産黨成立作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隨後,在列寧領導的共産國際的幫助下,在上海、北京等地先後建立了共産黨的早期組織。1921年7月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産黨的正式誕生。
十月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的興起,是當時的世界大勢。我們黨的誕生就是順應了世界發展的大勢,從這個世界大勢中産生,走在了時代前列。“中國産生了共産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至此,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面臨的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兩大歷史任務,就這樣光榮地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産黨的肩上。
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順應歷史發展大勢、掌握歷史主動的必然結果。
黨成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到1922年召開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時也只增加到195人。但是,我們黨在二大上就鮮明地提出並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會後就開始發動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開展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全身心地投入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很快顯示了中國共産黨的力量。
大革命失敗後,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毛澤東思想,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艱辛探索、浴血奮戰,成功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
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我國侵略、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關頭,我們黨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救亡強烈願望的大勢出發,準確把握國內主要矛盾和階級關係的新變化,決定和實行了正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實現了由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的重大轉變。中國共産黨成為全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並最終團結帶領人民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全國人民熱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設一個新中國。但是,國民黨蔣介石要繼續維持國民黨一黨專政,堅持走老路,要“建立一個大地主大資産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他們不顧人民的反對,逆歷史潮流而動,悍然挑起全面內戰。在中國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我們黨順應時代潮流,滿足人民願望,提出爭取實現和平民主團結的主張。隨著歷史的發展進程,準確把握民心所向,正確判斷戰爭發展趨勢,及時響亮地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在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後,我軍發起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接著又發起了渡江戰役並向全國進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了國民黨800多萬軍隊,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我們黨還及時發佈中共中央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揭開了中國共産黨同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協商建國的序幕。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基本上完成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它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新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開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
同時,中國革命的勝利衝破了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是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後世界歷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
歷史發展的必然方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順應歷史發展大勢、掌握歷史主動的必然方向。
中國革命勝利後,黨領導人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國體、政體應該怎樣確立?國家政權應該怎樣組織?國家應該怎樣治理?對這一系列重大問題,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説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和大勢,進行了偉大的探索和創造。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論人民民主專政》等光輝著作中,對這些問題給予了正確回答,強調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前途必然是社會主義,指出新中國實行的是人民民主專政。隨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並通過共同綱領,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並通過憲法,我國現行的國體和政體正式確立。
新中國建立後,黨領導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同時進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進行了鎮壓反革命運動和“三反”“五反”運動。基於戰後總體和平的國際環境和我國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一些新矛盾新問題,我們黨適時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逐步實行“一化三改”,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之後,我們黨又準確把握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開始探索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期間以“兩彈一星”為標誌的國防尖端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思想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這個時期我們黨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取得的。其間我們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我們黨順應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及時調整外交戰略,毛澤東同志提出了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推動外交工作打開新的局面,這對此後我國發展産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歷史發展的必然抉擇:實行改革開放
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順應歷史發展大勢、掌握歷史主動的必然抉擇。
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於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於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文化大革命”是黨在探求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遭到的嚴重挫折,我們黨依靠自己的力量,最終糾正了這一嚴重錯誤。
面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困難局面,面對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面對我國經濟發展落後的現實,鄧小平同志強調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
在鄧小平同志領導下和老一輩革命家支援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衝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批評“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從此,我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大幕。
改革開放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極大地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我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從落後於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的歷史性轉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面深度地融入了世界。中國從對外開放中受益,也為世界的發展作出貢獻。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外形勢十分複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的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順應歷史發展大勢、掌握歷史主動的必然趨勢。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均衡,全球治理體系深刻重塑,國際格局加速演變,世界處於大變革大調整之中。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與世界的互聯互動空前緊密。同時,我國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也進入關鍵時期。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大量矛盾和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既有舊的、延續下來的,也有新的、後來出現的。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我們黨還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國際大勢,提出並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為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贏得了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讚譽,深刻地改變和影響了世界。
展望未來,新時代的中國共産黨人,一定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砥礪奮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勝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共産黨掌握歷史主動的經驗啟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雖有智慧,不如乘勢。’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我們黨在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科學分析和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各種矛盾關係,善於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始終掌握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帶領人民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在百年曆史中,我們黨掌握歷史主動,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對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啟迪。
必須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初心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鬥目標的集中體現。它是激勵中國共産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是因為始終堅守了初心使命。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始終牢記黨的初心使命,不忘來時的路,走好前行的路。
必須始終順應時代潮流。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它體現的是世界的本質和客觀規律。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是因為勇於追趕和引領時代潮流。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乘勢而上、順勢而為。
必須始終把握歷史方位。歷史方位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縱橫坐標。它反映的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階段和所處的位置。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是因為在歷史的每個關鍵節點,看清了所處的歷史方位。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啟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立足新發展階段。
必須始終明確奮鬥目標。奮鬥目標引領努力方向。它規定的是每個歷史階段、每個歷史時期所要完成的歷史任務。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是因為不斷規劃自己的階段性任務,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為之奮鬥。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錨定我國到2035年和2050年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而奮發努力。
必須始終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諸多矛盾中起主要作用的矛盾。它是決定事物性質和本質的主要因素。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是因為在紛繁複雜的各種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緊緊抓住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社會主要矛盾,一切工作圍繞著解決這個社會主要矛盾而展開。
必須始終發揚鬥爭精神。鬥爭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品格。它體現著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特質。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是因為不怕困難、無所畏懼,因而奮鬥出一片新天地。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鬥爭新勝利。
必須始終勇於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內含著“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哲思意蘊。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是因為敢於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從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全面深化改革,高水準對外開放,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必須始終堅持加強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它集聚了最大的正能量,畫出了最大的同心圓。中國共産黨百年史是一部團結帶領人民為美好生活共同奮鬥的歷史。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在於全黨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薄力量,戰勝一切強大敵人、一切艱難險阻。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
必須始終推進人類進步事業。“天下大同”“協和萬邦”是中華民族的寬廣胸懷。它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偉大情懷。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遵循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就是因為為世界謀大同,肩負著實現共産主義的崇高使命。今天,我們要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必須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作者:曲青山,係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會長)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