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衛利——
用生命守衛風清氣正
2020年1月12日,一個普通的週末,青海省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原副主任郭衛利像往常一樣,結束加班回到家中,突感一陣猛烈疼痛,送往醫院緊急搶救,卻無力回天,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7歲。
1993年,郭衛利從東北財經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青海省人民檢察院,一幹就是24年,先後主辦、參與辦理各類違紀違法案件80余起,挽回直接經濟損失數千萬元。2018年元月,郭衛利調任青海省紀委監委,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僅僅兩年,他就和部門同事受理案件69件136人,審結率為100%,沒有一起申訴復查、復審復核案件。
為官重在廉,做人貴在品。“我們作出的每一個決定、每一份報告,都關乎當事黨員幹部的人生,關乎好幾個家庭的未來,關乎幹部群眾的期待,關乎正風肅紀的導向,容不得一點差錯。”郭衛利生前這些話語,同事劉玉紅至今難忘,“對黨負責、對當事人負責、對自己負責,這是他對我們重復了千萬遍的叮嚀”。
作為案件審理的“把關人”,“白加黑”“五加二”成了他的工作常態。有時同事們加班結束回家時,他常説:“你們先走,我休息休息再走。”時間長了,大家才知道,他所説的“休息”其實是在辦公室將案情再細細過一遍,再想想有沒有遺漏或不準確的地方。“遇上急事難事,郭主任總愛説‘我來就行,你們孩子還小,要多陪陪’。”同事趙玉珍説,他表面上不茍言笑,卻熱心幫助下屬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把受表彰的機會讓給別人、愛跟年輕同志探討業務……
“初心不改,未來可期。”這是郭衛利的微信簽名,也是他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的樸素追求。
郭曉榮——
紮根高原的扶貧幹部
戴著金絲邊眼鏡,穿著妥帖的白襯衣,腳上卻是一雙沾滿泥巴的運動鞋。眼前這位“混搭”裝扮的幹部就是郭曉榮,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扶貧開發局局長。
囊謙,青海南大門,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在這裡,郭曉榮已經工作了30年。
1991年,關中漢子郭曉榮從中專學校畢業,追隨父輩足跡,來到囊謙縣香達鎮。“父親退休了還牽掛這裡,一代人幹不好的事就兩代人來幹。”郭曉榮臨行前向父親立下“軍令狀”,“一定要讓農牧民過上好日子!”
沒有電、沒有自來水,外出靠騎馬,連馬鈴薯都吃不上。艱苦的生活條件沒把他嚇走,反而激發了他的倔勁。
不懂藏語,好政策百姓也聽不懂,咋辦?郭曉榮想出個笨辦法:與藏族群眾同吃同住,不説也得説。白天邊幹邊記,晚上反覆誦讀。日積月累,學會了藏語,他也成為藏族群眾口中的“我們的曉榮”。
“扶貧既要‘上接天線’,不跑偏、不走樣,還要下接地氣,出實招、見實效。”郭曉榮大部分時間都在基層度過,“穿運動鞋,就是為了隨時出發”。
繁重的工作讓郭曉榮的身體不堪重負,他曾三次心臟病發作,幸虧救治及時,才脫離生命危險。在同事們眼中,他就是個扶貧“鐵人”。在郭曉榮的工作日誌上,有這樣一段話:“如果累倒在路上,那就讓我化作不朽的山脈,一直守望著我用青春熱愛的雪域高原,還有扶貧事業。”
2019年,囊謙縣3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2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扶開工,一定還要送一程。”郭曉榮説,“要繼續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百姓走上致富路”。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