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産力”成為“C位”熱詞,與之對應的是高新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支援。不僅如此,穩就業和支援創業也是眾多代表委員關心和建言最多的領域。如何讓青年“樂業”?在工作中,給年輕人提供機會、搭建平臺和營造環境,解決好工作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創業就業、住房安居、養老生育、醫療保障……青年人的關切得到回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李孝軒:
完善人才供需匹配機制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預計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萬人,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李孝軒在長期調研中發現,大學生就業受諸多因素影響,其中高等教育供需匹配機制不健全、不完善問題突出。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推進,人才供需匹配帶來的“求職難”與“招工難”並存的矛盾日益凸顯,尤其是當前人才結構性錯配從低附加值製造業短期性“用工荒”,轉變為高附加值製造業長期性“人才短缺”。
在李孝軒看來,平衡人才供需矛盾,是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治本之策。他建議,要健全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為載體的需求預測機制。堅持“有效超前”和“有效匹配”原則,加強人才供需預研預判,對全局性人才需求趨勢作出總體規劃。
其次,完善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機制,激發高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內生動力。
最後,加快補齊人才供需匹配短板。深化教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眼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期新質生産力發展需求,提高人才供給的前瞻性、適配性和耦合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童金南:
“破四唯”立新標,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著力破除“四唯”——“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三評”改革,為科研人員“鬆綁減負”。
童金南表示,“破四唯”破的是“唯”,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完全不要。如果想當然地認為論文、學歷、職稱和獎項在評價體系中不起任何作用,那就是矯枉過正了。
“破四唯”該以怎樣的方式推進?在童金南看來,“破四唯”應該與立新標並舉,立新標就是探索科技人才分類評價的新標準、新方式、新機制,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他同樣提到,破除唯論文最難的是立新標,究竟用什麼標準進行評價。童金南舉例説,基礎研究領域評價成果,最好的體現就是論文和獎項,“但如果不看論文了,年輕人很容易失去努力方向”。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
建議青少年多讀科普書多逛科技館
倪閩景表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技強國,點亮未來,是祖國對下一代的殷切期望。開展科普教育,讓青少年走近科學,熱愛科學,對青少年成長和國家未來來説,都是意義十分重大的。希望青少年能夠多看科普類的書籍,從書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多來科技館,來自然博物館和天文館,尋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將來能夠成為拔尖創新人才,為國家做更大的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群:
完善“非升即走”考核模式
陳群認為,進一步推動基礎研究水準提升,需加快中央文件精神的落地執行,制定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的具體措施,為基礎研究打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可以“十年磨一劍”的制度環境。
為此建議:一是加大基礎研究特區建設力度。建立穩定的經費支援機制,強化有目標導向的有組織科研,同時為自由探索型的基礎研究留足空間,鼓勵支援科研人員找到有真正價值的科學問題或技術難題,深耕細作、長期堅持。
二是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快建立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的評價體系。對基礎研究人員,完善“非升即走”考核模式,延長評價週期,使青年科技人員敢於承擔週期長、難度大的科研。
三是改革科研管理方式。按照基於信任進行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優化、簡化與科研相關的各種規章制度,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對基礎研究經費預算的調整許可權,使科研人員在科研活動中擁有更大自主權的要求真正落實落地。
四是完善薪酬激勵辦法。健全基礎研究人員薪酬保障機制,實施適度激勵的薪酬體系,弱化績效和待遇的關聯。
五是強化正向宣傳引導。推動形成支援基礎科研、崇尚原始創新的良好氛圍,同時,加強學術誠信建設,營造良好科研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新大陸科技集團CEO王晶:
塑造更多高素質數字人才
“《産業數字人才研究與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數字化綜合人才總體缺口約2500萬至3000萬,且缺口在持續放大。”王晶指出,眼下數字人才主要面臨包括人才供給不足、人才品質亟待提升、人才供需結構失衡、人才配套政策匱乏等問題。
“尤其是我國數字人才主要以産品研發、技術工程師等單一專業領域為主,具備數字化戰略性思維、創新性應用的複合型人才相對佔比較少。”她表示,隨著數字中國的紮實推進,大量數字化、智慧化的人才需求相繼涌現,政府及相關行業對數字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
為此,王晶建議,首先要打造數字人才培育體系,建議前瞻性規劃未來十年創新性人才的成長地圖和人才培育體系,打造實現數字人才智慧識別和針對性培育的大模型。
其次要因才制宜,推進全要素數字人才産教融合,加快構建基於産業實際需求的數字化人才培育方案,依託産業佈局。
最後,建議形成全社會立體化培育新模式,體系性梳理從思想到實踐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化培訓課程,可考慮針對國家公職人員隊伍開展教育,建設一支有戰略執行力、科學思維的國家公職人員隊伍,塑造更多兼具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數字人才。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