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消失的村小”和“沒落的縣中”,仍然是代表和委員們談到鄉村教育、鄉村振興時,無法繞開的話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促進教育公平和品質提升”“持續加強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基本消除城鎮大班額”“保障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工資待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實現民族振興,就必須實現鄉村振興,只有辦好鄉村教育,才能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縣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鎮海中學黨委書記張咏梅感慨,因為實施“就近入學”,村小、縣中為鄉村和縣城的孩子讀書提供了便利。然而,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教育水準和師資力量出現了不平衡,導致一些村小和縣中的沒落。
據張咏梅回憶,在2000年左右,寧波市鎮海區當地的中學,也曾面臨優質生源不斷流失的困境。
當時,有著近百年曆史的鎮海中學,由於行政區劃重新調整等原因,生源地範圍減少,再加上辦學競爭加劇,當地的很多家長都在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寧波中心城區、杭州甚至上海的名校求學。
優秀生源留不住,優秀教師也留不住。當時的鎮海中學,跟其他縣級中學一樣,迎頭撞上了剛出現端倪的“縣中塌陷”困局。與之相繼出現的,還有“村小消失”現象。“城鎮擠、鄉村空、農業弱”的矛盾仍然長期存在。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鄒聯克以貴州為例介紹説,貴州省的鄉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現有教育服務農村發展能力不夠,資源配置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較為薄弱;二是縣中對農村教育發展引領不夠,受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影響,部分縣中教育理念較為滯後、管理經驗不足,制約了縣中的高品質發展;三是城鎮化大潮帶來了村小簡單撤並,影響了學生的就學和教育品質的提高,村小學生逐年呈下降趨勢,辦學規模和效益與辦學投入不一致、不匹配,部分村小由於教育教學管理水準偏弱,教學品質不高,學生逐漸自主流失,也導致部分村小自然消失。
“鄉村要振興,教育須先行;鄉村真振興,教育當主力!”鄒聯克説。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委副主委、華東師範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副院長張文明認為,鄉村振興中的教育話語體系亟待形成。教育是激發人的內生動力的最有效手段。鄉村社會能否脫離日益空心化的狀況,培養出“懂鄉村、愛鄉村、發展鄉村”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他提到,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鄉村振興過程中,“開發”“投資”等硬指標依然是主流,對於鄉村軟實力建設的教育表達,依然有所欠缺。
張文明提議,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表達中,應當“充分強調教育的意義”,強調教育對提升鄉村社會和人的整體素質的關鍵意義,強調教育對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決定意義,強調教育對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指標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黨總支書記裴紅霞也同樣認為,縣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作為縣域基礎教育的龍頭,縣中在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中承擔著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寄託著廣大農村學生對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辦好縣中不僅關係到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更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也具有穩定和支援作用,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裴紅霞建議,建立縣中教育經費中央地方合理分擔機制,保障縣中教育經費投入。建立對口幫扶機制和表彰獎勵機制,促進城鄉高中協同發展。
從“千方百計”離開,到“千方百計”留下
在全國各省陸續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進程中,基礎條件薄弱的縣中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不少縣中校長普遍擔憂: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有可能進一步拉大城鄉高中教育差距。但裴紅霞認為,這也是一次借助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提升縣域高中品質的良好契機。
縣中的突圍,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更是鄉村振興的必然。
在鎮海中學工作了20多年,張咏梅也親眼見證了自己所在的學校是如何破解縣中困局的。
“根據我們鎮海中學的經驗,破解縣中困局關鍵,還是要提升縣中自身的辦學品質和水準。”張咏梅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説,“學校要辦有品質和有個性的學校,要讓學生和家長滿意。”
在張咏梅看來,村小的沒落很難扭轉,但是身處困局的縣中,卻可以通過扭轉教學品質,從而改變這一現狀,而且不能“本末倒置地把捆住學生當成破解縣中困局的主要措施”。她認為,在這個破局的過程中,有幾個方面至關重要。
學校要具有遵循教育規律又符合辦學實際的教育理念。張咏梅提到,鎮海中學在2001年就提出了“立足現代教育,弘揚傳統文化,熔鑄人文精神,培養世界公民”的理念,後來又提出“促進學生發展為本,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滿足家長期望”相結合的辦學理念,解決了教育理想和教育現實的矛盾。
鎮海中學具有與辦學理念相符且從學校實際出發的管理方略。學校實行“彈性管理”“管理自覺”,開發了多種符合學校實際和學生需求的課程,讓不同的學生都有適合自身發展的課程。尊重學生的不同個性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實現高水準基礎上的差異發展。
“我們也積極為學生搭建各種平臺,創設各種活動機會,讓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各類人才培養。”她説。
鎮海中學依據教育規律,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和方式,在當地形成了教育口碑,讓“家長自然願意把學生送到這裡”。最後,鎮海中學出現了“流出去的優秀學生還不及留在這裡的學生發展好”的現象。不僅有效防止了優質生源外流,如今還吸引了外地學生流入。
20年前,家長“千方百計”要把孩子送走,20年後,又“千方百計”要留下,背後折射的,是家長和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的渴求。
在張咏梅看來,未來的教育區域佈局需要更有前瞻性,以浙江為例,圍繞各地中心小學輻射性帶動附屬小學,形成協同發展的趨勢,也有利於整體教育資源的平衡發展。
貴州也在進行自己的縣中突圍嘗試。鄒聯克介紹,貴州省主要從4個方面助力縣中發展:一是走好自強發展之路,二是走好特色發展之路,三是走好統籌發展之路,四是要走好幫扶發展之路。
把鄉村學校建成鄉村文化中心
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佈。這個被稱為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到,要“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準”,“發展城鄉學校共同體”。
張文明認為,城鄉學校共同體這一提法“非常好”,是消除辦學水準、經費投入、師資分配不均的最有效路徑。在具體推進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在師資流動、學校基礎設施方面進行一體化投入。
其中,師資流動是頭一個需要做好的工作。
“可以建立雙向流動補貼制度,城市學校教師到鄉村學校工作提供‘下鄉補貼’、鄉村學校教師進入城市學校可以提供‘進修補貼’。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備的教師培訓體系,提升教師能力、培養鄉土情感。”張文明説。
經費投入也是教育界特別關注的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謝家灣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劉希婭提到,我國教育經費在不同層級和城鄉之間進行分配時,農村地區教育經費投入明顯低於城市地區。
劉希婭建議,持續加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財政投入,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完善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對於鄉村和偏遠地區的教育財政政策傾斜,在人員經費上,提高鄉村和偏遠地區生均經費標準。
城鄉辦學水準如何能夠實現均衡?
從去年開始,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開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貴州省也行動起來,專門針對一個縣或一所薄弱學校,開展管理輸入、示範引領、教學幫扶和培訓指導,既是教育對口支援,也是智力幫扶、人才幫扶和機制幫扶。
鄒聯克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組團的重點是“團”字。目前,“組團式”教育幫扶工作已經在貴州全省範圍全面啟動,66個受援縣按照要求,與支援地共同確定了2-3所“組團式”幫扶試點學校。通過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幫助貴州2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建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職業高中。2022年,貴州省1379所學校與廣東省1138所學校實現結對幫扶。
在鄒聯克看來,縱觀國內外的鄉村教育或者農村教育,根本的是把學校建在了農村的中心,成為一個個教育和文化的傳播點,真真實實進行文化和精神的傳播;貴州省教育行政部門與鄉鎮政府配合,把鄉村學校建成鄉村文化的中心,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力量。
“教育振興是鄉村振興第一推動力,農村教育是鄉村振興成本最低、覆蓋面最大、作用力最長、內動力最足的投入。”鄒聯克説。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