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推動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要做好“土特産”文章。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這個“土特産”。“土”,指的是從一方水土中找鄉土資源;“特”,指的是打造特色、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産品;“産”,説的是尊重産業發展規律來建産業,打通産業鏈條。兩會期間,來自鄉村振興一線的代表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鄉村“土特産”,要在“品”上下功夫,打好特色牌。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夏錫璠説,恩施是一個山區,氣候多樣,農副産品種類也非常繁多。但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沒有自己的特點是很難的。
全國人大代表 夏錫璠:比如説我們的恩施馬鈴薯,在中國也是比較有特點的。恩施這個馬鈴薯以小著稱,澱粉的含量比北方的馬鈴薯要少一點,所以特別適合鮮食。我們每年也有170萬畝左右的這麼一個種植規模,綜合産值在70個億左右。老百姓的田間賣價都達到了2.4元每公斤,所以也是農民增收的一個非常好的這麼一個特産。
全國人大代表 夏錫璠:另外,我覺得首先一個就是做品牌。恩施馬鈴薯、恩施黑豬、恩施黃牛,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州政府拿在手上做公用品牌。我們給授權企業基本上都是免費使用的,推動他們主要是拉動農民那一頭能夠增收。
夏錫璠説,要想把“土、特”更好地變成“産”,新型的市場行銷方式不能少。
全國人大代表 夏錫璠:産地和這個銷地之間怎樣銜接呢?我們準備在武漢去開50家這種恩施特色産品的專賣店。然後,我們也通過餐飲來輸出我們的特色農産品。做示範的店,我們也會給他供應正宗的恩施食材。正宗的我們恩施傳統的做法,我們還會給他們開展培訓,包括最近這兩年剛剛興起的一些直播帶貨,這些都是我們新興的一些市場渠道。所以就是把“土特産”這個文章做起來。實現從生産地到消費者這裡一個過程轉變,農産品的價值就可以實現。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