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已有3個多月。業界普遍認為,制度實施開局良好,但目前該制度的覆蓋面仍需進一步擴大,建議儘快推廣至全國,並考慮分檔分級稅優政策設計,對中低收入人群全程免稅。
目前,個人養老金參與人數已超2800萬人,但從繳費金額看,每人平均繳費額度還比較低。專家建議,一方面可提高繳費上限;另一方面要提高個人養老金的吸引力,例如增加個人養老金的取出情形,豐富可投資産品等。
建議設計分檔分級稅優政策
作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個人養老金備受關注。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3月2日介紹,去年年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啟動實施。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群眾積極參加,實施3個月以來,參加人數已經達到2817萬人。
個人養老金開局良好。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個人養老金的覆蓋面較為有限。一是目前僅在部分城市和地區實施;二是目前的稅優政策只涉及納稅人群,而龐大的非納稅人群即使參加個人養老金也無法享受稅優政策,因此缺乏參與動力。
根據現有政策,個人養老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對繳費者按每年1.2萬元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徵稅,領取時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白濤建議,加快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擴展至全國範圍,適當提高繳費額度上限,考慮分檔分級稅優政策設計,對中低收入人群實行全程免稅優惠。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現有政策,個人養老金只對納稅人群有吸引力。而在納稅人群中,個人養老金對處於稅率較低檔位的人吸引力也比較有限。“擴大個人養老金的覆蓋面,一方面要調動納稅人群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需要通過制度安排來調動非納稅人群的積極性,例如對中低收入人群全程免稅。”房連泉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增加個人養老金使用的靈活性,也將提升個人養老金的吸引力。根據《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參加人領取個人養老金的明確情形有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等。房連泉認為,目前個人養老金的領取要求比較嚴格,還應提升靈活性,降低參與人的觀望情緒,提高其繳費積極性。例如,當參與人患重病,或者有緊急需要時,能夠有條件地取出個人養老金。
促進養老二、三支柱打通
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即通常所説的“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同時還包括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都是對第一支柱的有效補充。
在做大三支柱方面,白濤建議,放寬企業建立年金計劃條件,將“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作為唯一限制性條件,鼓勵更多企業建立年金計劃。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我國尚未建立養老第二、三支柱的轉存制度,或可借鑒國際經驗,確立賬戶轉存制度。一方面,可以將第二支柱剩餘的稅收優惠額度轉移到第三支柱;另一方面,允許企業員工在離職後將年金轉移到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總額高達4.4萬億元。若開放轉存制度,預計將為個人養老金帶來巨量的資金流入。目前我國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覆蓋的人群有5800多萬,若參與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的人群更換工作至未設立年金計劃的企業或自主創業,原先積累的年金只能“趴在賬上”,等退休後才能取出,對個人來説很不方便。因此,建議打通第二、三支柱的資金流通,確立賬戶轉存制度,我國個人養老金的規模也可得到有效提升。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養老第三支柱的積累需要一個過程,除了稅收政策上的傾斜外,在産品定制、支取的靈活度、以及支付端可連結的養老服務資源等方面,還需要政府和商業機構共同來建立和完善。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