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聚焦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這一問題,並提出相關建議,引發廣泛關注。
財務造假是影響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頑疾。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2022年全年,證監會辦理資訊披露違法案件203件,其中,涉及財務造假94件,佔比46%。資訊披露是註冊制的核心,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的背景下,對上市公司財務資訊真實性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建春建議,利用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設立打擊資本市場財務舞弊的大數據平臺,建立打擊資本市場財務舞弊跨部門定期溝通會商機制,更好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則重點提到了整治第三方配合公眾公司財務造假問題。根據公開資訊,2020年至2022年證監會(不含下屬派出機構)共對41件公眾公司財務違規類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存在第三方參與的案件佔比超過60%。賈文勤建議,嚴格貫徹“零容忍”方針,加大對第三方配合財務造假行為的打擊力度,完善立體化追責的防範治理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前院長黃世忠長期從事報表分析、資本市場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他建議明確配合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相關當事方的法律責任。
“對配合造假的相關當事方,需依法追究其民事責任乃至刑事責任。”黃世忠稱,註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是履行法定職責,關聯方、客戶、供應商和金融機構蓄意向其提供虛假資訊,可視為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因此應從修改刑法和註冊會計師法入手,或者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來明確配合造假當事方的法律責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強對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金融企業等的財務、會計行為監督,嚴肅查處財務數據造假、出具“陰陽報告”、內部監督失效等突出問題。3月1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專門介紹了2023年將要開展的財會監督專項行動,提出嚴厲打擊財務會計違法違規行為,將堅持強穿透、補漏洞、用重典、正風氣,加強會計資訊品質和仲介機構執業品質的監督,嚴肅查處財務舞弊、會計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證監會日前在談及“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後,在放管結合方面措施安排”時表示,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嚴重違法行為,嚴肅追究發行人、仲介機構及相關人員責任,形成強有力震懾。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誠信的支撐。監管部門正以極大決心,打擊上市公司造假等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讓市場參與各方敬畏法律和規則,讓資本市場風清氣正。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