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堅持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反覆強調的立場和方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強全局觀,加強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合力。
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表示,應進一步加大宏觀經濟政策實施力度,立足實際、精準發力,確保財政、貨幣、産業、科技、社會各項政策既各司其職,又協調配合,匯聚成推進高品質發展的澎湃合力。
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過去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了經濟平穩運作、發展品質穩步提升、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國發展取得極為來之不易的新成就。
在這個過程中,宏觀政策發揮了穩住經濟大盤的基礎性關鍵作用。“黨和政府不僅及時出臺所有穩經濟政策,而且果斷推出接續政策,突出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打出了有力有效的‘組合拳’。”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主委梁留科説,我國還加大了對地方抓政策落實的督導服務,確保政策更加精準、更可持續,有效應對了超預期衝擊。
當前,我國經濟仍然面臨較大壓力,必須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應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宏觀調控,著眼于持續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總量和結構、速度和效益的關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全國人大代表,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表示。
“財政政策要發揮在穩經濟、補短板、強弱項方面的獨特優勢,向鄉村振興、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等領域精準發力。”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財經大學校長金樁認為,貨幣政策同樣要注重精準發力,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援力度,推進金融支援産業鏈供應鏈形成和價值鏈創新鏈升級。
朱健代表表示,宏觀政策實施要把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好短期和長期。比如,貨幣政策實施不搞“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線。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則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服務,增強經濟增長潛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旭認為,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不僅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而且靠前發力,發揮了逆週期調節作用。接下來應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利於厚植潛能、積蓄後勁,提高發展品質,促進經濟跨週期平穩運作。
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
當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發展要遵循新發展理念。高品質發展目標不僅包含對經濟發展規模和速度的要求,更包含對品質和結構的要求。同時,高品質發展目標不僅包含經濟因素,還涉及文化、民生、資源、生態等多方面因素。”全國人大代表,中原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徐諾金認為,高品質發展目標的多重性,決定了為實現高品質發展施行政策舉措的多元性,且必然要求統籌兼顧、協調平衡。
按照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綜合部署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基礎上,納入産業政策、科技政策、社會政策進行統籌部署。“五大政策部署構成一個體系,各有側重,互為支撐,同向發力。”朱健代表説。首先,要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聯動,提升兩者之間傳導和協同的有效性。其次,要加強産業、科技、社會政策融合互動,實現産業需求、科技資源與落實民生保障、就業優先有效對接。“同時,要強化政策預研儲備,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最終強化五大政策體系的整合效應。”朱健代表認為。
各類政策應如何加強協調配合?金樁委員建議,比如財政政策與産業政策配合方面,應繼續加強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力度,推進産業鏈補鏈、強鏈,縱深推進産業集聚、産業集群和産業配套,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財政政策與科技政策協調配合方面,應加大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各類平臺建設力度,支援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積極支援先進裝備投資、技改投資、高技術投資等。財政政策還應提高與社會政策配合力度,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引導增加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民生保障領域的投資,尤其是引導支援中西部地區教育、醫療設施建設。
對於我國這麼大的經濟體來説,加強工作的系統性、協同性極為重要。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説,“目前我們各項政策制定基本上分散在各個主管部門,各方面加強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很有必要”。
“更好統籌的要求不僅要體現在政策制定上,還應貫徹到實施過程中。”梁留科代表認為,一項經濟政策實施推進,其他方面的配套政策也需要不斷完備、跟進。
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係
代表委員們認為,在當前爬坡過坎的關口,各地區各部門必須以更強烈的緊迫感,齊心協力推動政策儘快落地見效,夯實經濟恢復基礎,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合力。
“我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人文歷史條件等差異都非常大,比較良性的發展格局是不同區域各有分工、優勢互補。”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認為。但現實中,各地都更傾向於最大化本地的經濟和稅收增速,容易導致重復建設、産業同構,甚至出現地區間市場分割的現象,阻礙生産要素市場一體化和國內大迴圈。“所以要有全局思維,從國家發展大局出發,著眼于生産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陸銘委員説。
頂層設計立足全局,基層探索觀照全局。“在實踐中,我們進一步增強全局觀,自覺把‘市之大事’融入‘國之大者’中思考定位、融合到‘省之大計’中統籌謀劃,正確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係。”朱健代表介紹,近年來,衡陽始終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推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2022年,衡陽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87.9%,連續3年達國家二級標準;當地44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
觀大勢,謀全局,闖新路。“我國經濟體量巨大,經濟工作千頭萬緒,推動經濟發展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工作的整體性,統籌好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對多方面因素做好統籌兼顧,形成政策合力,發揮出‘1+1>2’的效果。”徐諾金代表表示。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