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麗中國建設將有望邁出新的堅實步伐。這在全國兩會上,已有跡可循。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環境資源界別首次亮相。這是全國政協自1993年增設經濟界別以來,首次增加新的界別。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首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三位部長在此亮相,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即為其中之一。
近年來熱度持續居高不下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依然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關注焦點,多位代表委員都在自己的提案或議案中為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建言獻策。
這些無疑都將為今年的美麗中國建設帶來更多的指引與支撐。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創造出綠色發展奇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2月16日召開的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説。
如我們所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黃潤秋介紹,十年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居世界第一,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鮮明底色。
十年來,生態環境品質改善成效顯著。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下降57%,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2020年至2022年連續3年,都降到世衛組織所確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階段過渡值以下,我國成為全球大氣品質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23.8個百分點,已接近發達國家水準。長江幹流連續三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提高17.6個百分點。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提升。全國自然保護地面積佔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有力推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並平穩運作。持續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累計安排資金超12億元人民幣。十年來,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35%左右,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目標。
環境領域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引領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推動《巴黎協定》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宣佈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願景,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成功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並推動達成“框架”,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里程碑。我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保護環境成全民共識
新界別凝聚專業力量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所取得的成就,在代表委員中廣受認可。
“在我擔任代表期間尤其是近十年以來,深切地感受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進步。”3月5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始前舉行的“代表通道”採訪活動中,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副主任侯蓉舉例説,在十年間,國家公園從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概念變成了現實。“生態文明理念現在已深入人心,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全民共識。”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陳建飚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老百姓獲得感滿滿。以廣東為例,2022年全省地表水優良率達92.6%,再創新高;全省PM2.5平均濃度則創新低,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在“三大經濟圈”中率先進入“1字頭”(19微克/立方米),“廣東藍”已成為一張鮮活名片。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余國東也説,他見證了這些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人民群眾幸福感越來越強。
他們都是全國政協新增界別——環境資源界別中的委員。這一界別的設立,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環保事業部總經理黃綿松看來,顯示了國家對生態環保的高度重視,也將有利於凝聚更多專業人士助力生態文明建設,“這讓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
重視,即意味著未來可期。在如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問題上,環境資源界別委員紛紛拿出自己的方案。例如,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傅聲雷建議,可採用“多年滑動平均值”代替年度均值來進行空氣品質考評,促使各地各部門更有定力採用長效措施,建立長期機制,推進常態化治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新明認為,空氣污染進入深水區,不利天氣影響可能抵消“人為努力”的作用,採用“多年滑動平均值”代替年度均值來進行空氣品質考評,可推動各地更有定力和動力推進常態長效減排治污。他同時建議打破地域分割劃分“空氣污染控制區”,建立污染控制“保甲制”,實行一體考評,做實聯防聯控。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農林科學院林業與草地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蔣齊建議,加快推動我國北方欠發達省區碳排放權改革。包括建立健全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提升省(區)、市、縣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建設。同時要加快提升碳排放監測能力,提高統計核算智慧化、資訊化水準。
制度體系越織越嚴密
立法仍有待提檔升級
對於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關注,當然不止于環境資源界別。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監事長遲日大從法律的視角指出,我國生態文明立法體系亟待通過法典編纂實現“提檔升級”。
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成就的背後,有著法治的力量。比如,在執法方面,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實行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按流域海域設立生態環境監管機構。全面完成國家和省級環境品質監測事權上收,基本建成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圓滿完成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任務。
同時,“越織越密的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靠保障”。黃潤秋説,生態環境部牽頭制定或出臺改革文件40余件,建立並深入實施排污許可、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制修訂30余部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實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等專項黨內法規。
在這些基礎上,遲日大認為目前編纂環境法典的條件趨近成熟。尤其是考慮到多年來,立法機關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積極立法,制定、修訂多件規章及規範性文件,數量多、速度快,環境法律體系日益呈現出肥大化、技術化、不統一和不確定的法律複雜化表徵,法律適用難度加大,“環境法律亟須通過法典化來克服現行立法存在的分要素立法、分部門立法、整體性不足、法律實施困難等弊端”。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則對環境保護法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議:增加與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原則、制度、責任等,以便更好統籌“雙碳”戰略和生態保護工作;明確縣(區)生態環境分局具有執法主體資格,同時,也明確“鄉鎮(街道)人民政府、産業園區管理機構的環保職責”。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