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7日訊(記者 張紫祎)每年兩會,GDP增速都是最受關注的經濟指標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這一目標設定在“5%左右”。如何看待這一預期目標?如何推動目標實現?
3月6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權威回應經濟社會熱點。
新聞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倫曉璇 攝)
如何看待“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觀察中國經濟走向的一個重要窗口,其中,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多少更是備受關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速目標設定為“5%左右”,該如何看待這個預期目標?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把握。
首先,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第一要務,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需要在提高發展品質效益基礎上長期保持合理經濟增長;同時,統籌推進擴大就業、改善民生、防範化解風險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
其次,5%左右的預期目標符合經濟運作走勢,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也有利於引導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
第三,各地區發展信心和勁頭很足,各地人代會都確定了今年本地區經濟增長預期目標,31個省區市中有27個省份預期目標高於全國,其中有23個省份為5.5%或以上,各地的發展信心、採取的務實舉措,為全國目標實現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
如何推動今年各項目標實現?
談及“將採取哪些舉措推動今年各項目標的實現”,趙辰昕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經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下一步重點就是會同相關方面共同抓好落實,扎紮實實地、不折不扣地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總體上,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牢牢把握‘六個更好統籌’,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
一是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協調性、增強有效性針對性,加強各項政策的統籌銜接和協調配合,做好各項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二是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推動投資更快更多形成實物工作量,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以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推動供需在更高水準上實現良性迴圈。
三是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不斷激發發展動力活力。
四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穩妥處置化解房地産、金融、地方政府債務等領域風險,切實加強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産業鏈供應鏈等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五是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與此同時,將進一步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和政策預研儲備,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應對複雜困難局面的各項工作準備,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向好。
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全年CPI預期目標
2022年,在全球通脹創多年新高、輸入性通脹壓力明顯加大的背景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糧食和能源為重點,有力有效開展重要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取得了非常漂亮的成績。
數據顯示,國內物價持續平穩運作,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單月漲幅始終沒超過3%,全年漲幅只有2%,與國際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
“今年,受地緣政治衝突、輸入性通脹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物價運作仍然面臨一些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坦言。
不過他也表示,也要看到,我國糧食“十九年連豐”,多年保持在1.3萬億斤糧食以上,糧食豐收是保障物價平穩的最大“壓艙石”。同時,生豬産能合理充裕,商品供應充足,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穩價體系進一步健全。
“可以説保持物價平穩運作的基礎十分堅實,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全年CPI的預期目標。”李春臨説。
據介紹,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物價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突出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強化監測預測預警,二是進一步強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三是進一步強化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穩價,四是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和預期引導。
制定出臺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
消費對穩增長的作用至關重要,起到基礎性作用。
“當前一些制約消費釋放的不確定因素正在逐步消除,隨著消費潛力的快速釋放,上半年消費領域主要指標增速有望逐步回升。展望全年,消費能夠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更好發揮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李春臨在分析今年的消費形勢時説道。
他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多措並舉推動消費平穩增長。制定出臺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圍繞穩定大宗消費、提升服務消費、拓展農村消費、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等方面出臺務實有效的政策舉措,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二是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工作,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
三是改善消費環境,進一步完善促消費體制機制。四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新型消費,支援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衛生體育等重點領域的消費,鼓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李春臨表示:“新的一年,我們政策工具箱裏有很多政策工具來應對制約消費的不利因素。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證今年促消費措施落實,在全年GDP 5%左右的增速中讓消費做出更大貢獻。”
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兩端發力,分別增長9.4%和9.1%,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楊蔭凱介紹,今年國家發改委將持續做好擴大有效投資工作,紮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著力鞏固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進一步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談到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問題,楊蔭凱透露,將在目前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社會事業、市政和産業園區、新型基礎設施等投向領域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方面積極研究進一步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做好能源保供穩價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近年來,全球範圍內不確定、難預料因素交織疊加,國際糧食市場頻繁大幅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如何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
對此,趙辰昕表示,從去年情況看,面對新冠疫情延宕、極端天氣等超預期因素衝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糧食生産再獲豐收,産量達到13731億斤的歷史新高,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糧食收購平穩有序,物流和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總體上看,我國糧食保供穩價基礎紮實,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市場調控不斷完善,流通體系安全可靠,庫存處於較高水準,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等能力持續提高,糧食安全形勢整體較好,糧食供應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和相關産業發展需求。”趙辰昕説。
他表示,我國有14億多人口,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要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圍繞糧食産購儲加銷各環節綜合施策,統籌推進糧食生産、流通、儲備能力建設,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和糧食安全一樣,能源安全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面對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的複雜形勢,我國紮實推進能源産供儲銷體系建設,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進口日益多元,儲備能力持續提高,市場體系逐步完善,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2022年,國內原油産量回升到2億噸以上,達到2.05億噸;天然氣産量達到2201億立方米,連續6年增産超過100億立方米;截至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5.6億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2億千瓦,風電光伏新增裝機連續3年突破1億千瓦。
“總的看,我國能源安全是有保障的。”李春臨説。
2023年,國際能源供需形勢依然錯綜複雜,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國內經濟恢復發展帶動能源需求穩定增長,區域性、時段性能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據介紹,為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國家發改委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繼續加強能源産供儲銷體系建設,綜合施策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加能源生産供應,二是持續夯實能源儲備,三是保持能源價格穩定,四是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