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貨幣政策迎來權威定調。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未現身
與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的表述。
“‘精準’對應的是貨幣政策會繼續維持結構性寬鬆的傾向,會繼續加大對綠色、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援,‘有力’對應的是貨幣政策不會過快轉向。”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
同時,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與去年基本一致的表述,即“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相比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沒有提及“擴大新增貸款規模”。
“可見,即便考慮到今年外需有下滑的壓力,但還是要追求穩字當頭,不希望通過過高、過快拉高宏觀杠桿率來對衝外需,還是希望宏觀杠桿率能夠穩定,靠消費、改革恢復信心等內生動力來支撐經濟增長。”李奇霖表示。
去年“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的表述並未出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3月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回應今年是否降息時表示:“目前我們貨幣政策的一些主要變數的水準是比較合適的,實際利率的水準也是比較合適的。”
國信證券指出,2023年未提及利率相關內容,而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均提及“推動利率下行”,這體現當前利率水準或已較為合意,政策繼續推動利率下行的動力不足。預計2023年國內貨幣政策保持穩定,總量政策以穩為主,“不大收大放”,結構政策工具將成為發力重點。
“結合‘權威部門話開局’發佈會上央行的表述來展望今年的政策脈絡,在價格政策方面,央行表示要‘堅持以我為主’、‘統籌短期和長期’以及‘統籌國際與國內’三個原則,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線,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由於今年‘我國經濟運作有望總體回升,經濟迴圈將更為順暢’,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降低。”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匯率的表述則延續了2022年的“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總體看,人民幣匯率還會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基本穩定,有一些小的雙向浮動也是市場驅動的,而這種波動對經濟是有好處的,對我們的進口、出口,對大家的預期都有好處。另外我們的企業現在越來越多地學會了使用套期保值、遠期結售匯這些工具,來鎖定收益。”易綱早前在發佈會上展望今年人民幣匯率時如是説。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聚焦房地産和地方政府債務
對於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産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産業平穩發展。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看,風險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個是房地産;另一個是地方政府債務。”李奇霖表示,“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産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産業平穩發展”意味著部分頭部房企的資産負債表風險需要控制,以防止風險向金融系統無序蔓延;但同時又提到了“防止無序擴張”,這意味著不會無限救助,要控制好道德風險,不會讓房企回到通過預售資金快速回款、快週轉拼規模的老路。換句話説,房地産政策主要就是托底,防風險,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不會發生變化。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闡述下一步房地産金融政策時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認真總結和吸取中國房地産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會同相關金融部門抓好已出臺各項政策落實落地,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援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援租購並舉的住房市場發展,完善房地産金融基礎性制度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推動房地産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針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指出,地方政府債務推動了經濟發展,但也引發了財政與金融風險交織等問題。防範地方政府債務主要是防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近年來隨著減稅降費進行和疫情反覆衝擊以及房地産持續下行,地方債務到期和付息壓力疊加,導致地方財政收支形勢矛盾,三保問題突出,影響了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進度。有必要通過提高國債規模和佔比,再轉移支付給地方,逐步解決地方政府的壓力。
溫彬指出,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也體現出了“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導向下的“量力而行”。專項債雖然不計入赤字,但會受到地方政府債務率(債務餘額/地方綜合財力)的約束。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