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記者 張紫祎)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3月2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官員透露今年促消費、穩外貿等方面的系列政策安排。
積極出臺新政策措施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
消費是經濟的壓艙石,對於經濟增長髮揮著基礎性作用。今年元旦到現在,我國消費市場明顯回暖,正逐步、穩步恢復。
今年春節期間,商務大數據平臺監測顯示,全國36個大中城市重點商圈客流量較上年農曆同期增長27.8%,一些商圈人流熙熙攘攘,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了6.8%。
另外,各地一些商場、超市、影院劇場、旅遊景點人氣顯著回升。不少餐館出現排隊現象,酒店、機票預定火熱,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消費快速升溫。
“可以説,今年年頭開了一個好頭,回暖趨勢比較明顯。”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説。
他表示,後續,商務部將重點從三個方面恢復和擴大消費。
一是開展“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增強消費信心和活力。商務部將今年定為“消費提振年”,將聯合有關部門,調動各地方、行業協會、企業組織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營造“全年樂享 全民盛惠”的濃厚消費氛圍。“季季有主題、月月有展會、周周有場景”,確保全年消費活動不斷、精彩紛呈,形成波浪式的消費熱潮。
二是穩定和提升重點消費,鞏固消費基礎。王文濤介紹,去年針對新能源汽車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效果比較明顯。今年將在落實好政策的同時,積極出臺新政策措施,比如指導地方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優化充電等使用環境,支援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此外還將擴大二手車的流通,推進綠色智慧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促進家電家居消費。
三是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設,創新載體場景。持續聚焦“國際”“消費”“中心”三個關鍵詞,強化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特色,項目化、清單式地推進培育建設方案的落實,優化消費載體和環境,引領消費新潮流和新風尚。
研究推動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商務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
據王文濤介紹,今年,商務部會在投資促進、提升服務、擴大開放、優化環境上下更大力氣,努力把優質的存量外資留下來,把更多高品質的外資引進來。
其中,在投資促進方面,將主要辦好“投資中國年”系列活動。據悉,這些活動主要兩個方面:“請進來”、“走出去”,核心是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展示全國各地方的投資機遇,亮出“投資中國”這個金字招牌。
“具體活動安排包括啟動儀式、主旨論壇等綜合性活動,還有有關省份舉辦的專場推介,以及‘進博會走進地方’‘跨國公司地方行’等,這主要是‘請進來’。‘走出去’方面,支援各地、企業‘走出去’,到歐美、到亞洲、到海灣等一些地方,有針對性開展一些重點推介。”王文濤表示。
在推動更高水準開放方面,商務部將研究推動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準入限制。特別是發揮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服務業擴大開放示範試點、國家級經開區等平臺的先行先試和引領作用,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更大力度、更高水準的開放,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
2023年怎樣穩外貿?商務部:穩規模、優結構
當前,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出現滯脹趨勢,外部環境帶來嚴峻挑戰。在這種情況下,2023年外貿形勢如何?下一步怎樣穩住外貿?
對此,王文濤表示,今年外貿壓力明顯加大,主要是外需的減弱。在這樣的形勢下,不少企業也反映,手上的訂單在減少,下單在延遲,大單變小,長單變短。除了外需在減弱、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在上升,還有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的影響,也造成了企業有這樣一些感受。
不過,王文濤也指出:“今年的形勢是比較嚴峻的,但我們信心更足。我們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穩規模、優結構方面發力,同時聽取市場主體的訴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在國際市場中更好發展。”
他表示,今年要穩規模、優結構。先把規模基本盤保住,同時,隨著我國産業升級、經濟發展、綜合實力提升,外貿結構要優化,增強外貿綜合競爭力。
穩規模方面,重點是三項工作:一是穩定政策,通過穩定政策來穩預期。二是穩定市場。三是穩定貿易渠道,利用廣交會等傳統渠道開展貿易促進活動,同時鼓勵企業境外參展,鼓勵地方、貿促機構、商協會開展多種形式的貿促活動。
去年外貿形勢嚴峻,針對疫情衝擊、外需不確定等影響,商務部連續出臺了兩輪穩外貿政策,這些政策對去年外貿取得42.1萬億的成績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我們還在研究一些政策,這些政策主要來源於市場主體的需求,我們不斷聽取相關省份以及企業的意見,了解他們面臨的困難,將根據這些困難出臺符合國際規則的政策,促進外貿發展。” 王文濤説。
優結構方面,重點也是三個方面:一是優化貿易方式。做強一般貿易的同時,支援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升級發展。二是優化外貿供應鏈佈局。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高東部地區貿易品質,提升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貿易佔比。三是優化産品結構,培育貿易新動能。此外,還要支援地方探索舉辦貿易數字化展會,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建設,不斷提升貿易數字化水準,以數字賦能來增加貿易動能。
95%的行政村實現快遞直達
縣域商業體系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這項工作也被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過去幾年,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著力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提高服務品質,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持續完善商業網路。2022年,改造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983個、鄉鎮“大集”和商貿中心3941個。網點改造突出“改設施、不改傳統”,儘量保留農村趕集的特色和底蘊。
二是不斷提速物流配送。建設縣級物流配送中心506個、鄉鎮快遞物流站點650個。95%的行政村實現了快遞直達。目前,超過1/3的縣快遞當天就能從縣城送到村裏。
三是大力發展直播電商。直播帶貨已經成為農民創業增收的好幫手。去年全國農村網商(網店)達到1730.3萬家,同比增長6.2%。其中直播電商就有573.2萬家,佔33.1%。
四是提升農産品流通效能。升級改造890家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新增冷庫庫容96萬噸,農産品産銷銜接更加緊密,流通更加高效順暢。
“這幾年,農村的流通體系、商業設施、消費環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也還有一些不足。”商務部部長助理陳春江表示,從基礎設施上看,有些地區商業網點較為分散,物流配送成本仍然較高,需要進一步整合優化。從商品和服務供給看,商品檔次往往不高,服務功能相對單一。從市場主體看,多是家庭作坊,經營方式傳統,和城市比起來,數字化、連鎖化水準相對較低。從市場需求看,不少村莊人口外出就業,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連鎖商業企業下沉投資動力不足。
陳春江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一號文件部署,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縣域商業發展短板,以渠道下沉為主線,推動農村消費進一步恢復和擴大,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