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連“家事”,民生通民心。疫情尚未平息,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之下,我國宏觀經濟怎麼穩?碳中和碳達峰如何推進?房地産政策有哪些變與不變?鄉村振興有哪些新面貌?數字經濟有哪些新趨勢?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網財經採訪多位權威專家學者,前瞻2022年全國“兩會”熱點話題。
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記者 朱赫)2月22日,21世紀以來的第19個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佈。在2月23日舉辦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指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對2022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8個部分35條,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 “兩條底線、三項重點、一個加強”。其中,“兩條底線”即: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
如何守住“兩條底線”?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等政策能否杜絕“谷賤傷農”現象?今年兩會有哪些有關鄉村振興的政策值得期待?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照新,深度解讀中央一號文件,前瞻兩會“農事”。
中國網財經: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對此,您怎樣解讀?
張照新:十四五時期,我國“三農”工作重心由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這個轉換時期,築牢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既是鞏固前期脫貧攻堅成果的需要,同時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
從現實看,我國糧食産量實現連年豐産,但是由於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對於肉蛋奶等優質蛋白需求持續增加,帶來糧食大豆、玉米飼料糧結構性缺口,這是近年來糧食進口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在當前在疫情反覆、國際環境不確性增加的大環境下,促進國內糧食穩定增加,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防範重大風險具有重大意義。
儘管我國在十三五時期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但要看到在中西部一些地區,部分農民雖實現了脫貧,但是仍然比較脆弱,有的産業收入面臨較大市場風險,有的務工收入不穩定,而且可能還面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壓力,存在返貧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完善重點人群、重點地區等監測幫扶機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中國網財經:當前糧食需求仍呈剛性增長態勢,緊平衡格局短期難以改變。我國糧食安全主要面臨哪些外部壓力?國內糧食穩産增産主要面臨哪些挑戰?
張照新:當前,由於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優質蛋白的需求增加,帶來糧食需求仍呈現剛性上漲趨勢。但我國糧食供給面臨著內外部多重壓力和挑戰。
從國內看,糧食生産主要是面臨耕地保護、比較收益和自然風險的多種挑戰。一是耕地資源的挑戰。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由此帶來建設用地需求將不斷增加,對耕地保護帶來巨大挑戰。根據國內第三次土地調查結果,全國耕地比第二次普查減少超過1億畝。這也是國家提出用“長牙齒”措施保護耕地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是種糧比較收益的制約。近年來土地、勞動力和農資等成本不斷上升,糧食比較收益下降,農民種糧生産積極性不足,成為影響糧食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通過加大政策支援,通過價格支援、生産補貼、農業保險等多種政策措施,保護農民種糧的合理收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三是自然災害的挑戰。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頻發,也影響著國內糧食生産的穩産增産。如去年秋收季節北方多雨天氣,對於秋糧收穫帶來很大影響。總的來説,我國糧食生産穩定發展面臨著多重的壓力和挑戰。
從國際市場看,受我國糧食供需結構性缺口增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糧食進口,尤其是玉米、大豆呈現快速增加趨勢。2021年,糧食進口量與國內産量之比超過20%,成為國內供給的重要補充。但國際市場糧食進口面臨著價格波動、供應鏈風險和生態保護等多種壓力。
首先,受自然災害、能源價格以及資本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國際糧食市場波動較大,價格大起大落,對我國糧食供給帶來巨大影響。如近期受糧食主産國乾旱天氣的影響,糧食價格大幅走高,已經接近20年來的歷史高位,帶來我國進口糧食成本的大幅增加。其次,糧食進口供應鏈風險提高。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多次反覆,國外政治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糧食貿易政策、物流運輸風險增加,國際糧食供給風險加大。此外,糧食進口也面臨生態保護的壓力。近年來,在全球糧食需求增加的驅動下,南美部分國家加大了對熱帶雨林和濕地的開墾利用,引發了一些組織對全球生態保護的擔憂。我國作為全球糧食進口大國,必然也受到一定的關注。
中國網財經:中央一號文件提出,2022年適當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和稻穀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産省産糧大縣全覆蓋。這將帶來哪些積極影響?能否杜絕“谷賤傷農”現象?
張照新:今年一號文件提出的這些政策將對穩定種糧收益,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起到顯著作用,促進今年糧食穩産增産。一方面,通過最低收購價格的提高、補貼政策的問題,特別是在主産省産糧大縣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全覆蓋,為農民防範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提供了有效保障機制,穩定了農民的種糧收入。
同時,這些政策還向農民發出了一個信號,即國家重視糧食生産、支援糧食生産,也將增加農民發展糧食生産的積極性。但從長期看,這些政策能否真正杜絕“谷賤傷農”,發揮其保護種糧農民收益的作用,還要取決於政策的有效落實和制度性調整機制的建立。
首先,三大糧食作物完成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還需要真正落實落地。長期以來,種糧農民面臨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對農民尤其是種糧大戶的種糧積極性帶來很大影響。為此,中央財政逐年增加農業政策性保險保費補貼,2021年,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超過300億元,逐步建立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的政策性保險體系。但是由於現有保險主要是針對自然風險,而且主要彌補農民糧食生産中的物質費用,保險範圍窄,保障水準低,難以真正起到保障種糧農民的收益。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今年一號文件提出在主産省産糧大縣實行糧食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政策。但是這兩項政策,特別是種植收入保險,能否真正落地見效,還需要有效的制度和機制。特別是保險賠付,一直是種植保險政策的一個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未來能否通過保險制度完善,有效落實賠付,是這些保險政策發揮作用的一個關鍵。
其次,價格支援和生産補貼政策的制度性動態調整機制能否有效建立。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糧食支援政策進行了改革,形成了以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和生産者補貼相結合的種糧農民收入支援政策,成為我國促進糧食生産的重要政策舉措,對於穩定糧食生産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最低收購價水準和生産者補貼標準調整,缺乏制度性安排。在實踐中,往往是出現了種糧收益大幅下降後,才進行價格調整和補貼增加,導致調整比較滯後,難以及時發揮對穩定糧食收益的作用。未來,需要系統研究最低收購價和生産補貼制度,根據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和全社會物價變動等因素,建立科學的價格水準和補貼標準調整機制,才能真正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杜絕“谷賤傷農”。
中國網財經:今年兩會有哪些有關鄉村振興的政策值得期待?
張照新:今年兩會,鄉村振興將是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我認為有四項政策舉措值得期待。
一是在實施初級農産品保障戰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分別從糧食、大豆和油料、菜籃子提出了一些政策。如何把這些政策整合,制定實施初級農産品保障戰略,對我國農産品供給保障進行系統考慮和安排,非常值得關注。
二是數字鄉村建設的支援政策。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重點發展農産品電商,規範直播帶貨,實施“數商興農”工程,大力推進鄉村建設建設。這表明,數字化進程已經快速深入到農業農村社會經濟過程中。因此,國家應加大對數字鄉村建設的推動力度,通過數字賦能,破局鄉村發展難題、鄉村治理難題。
三是碳匯增值制度和政策。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農業減量生産、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農村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都不斷推進。與此同時,如何通過生態産品開發、碳匯增值等,讓鄉村綠色優勢轉化成為經濟優勢,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安排。
四是推動縣域公共服務均等化制度的落實落地。2021年和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了縣域公共服務統籌,建設城鄉教育共同體、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這對於推動鄉村公共服務均衡化具有重要意義。但如何加快推動這些制度安排落實落地,需要各地出臺更加具體化的落實方案和措施。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