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今年消費總的判斷,應該是處於一種恢復性的快速增長。”日前,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作出這樣的預判。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3.9%至39.2萬億元人民幣。但伴隨經濟復蘇持續向好,消費正強勢回歸。官方數據顯示,中國今年春節期間零售餐飲消費比去年春節增長28.7%,比疫情前的2019年春節增長了4.9%。
接下來的這場“消費翻身仗”,中國要怎麼打?
資料圖:民眾在一超市內選購商品。劉忠俊 攝
讓民眾買得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
錢包鼓起來,消費才能跑起來。增加收入,也是實現擴內需、促消費的源頭所在。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消費能力”“讓居民能消費、願消費”……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劃出了工作重點。
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首場“部長通道”中就談及推進國內消費相關內容。
他強調,主要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升國內消費的能力和水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建議,從提升和穩定居民收入方面進行制度改革。要從促進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改善資源配置、完善稅收制度等方面加強制度安排。
另外,在他看來,居民消費傾向不足與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社會公共服務不充分、居民預防性儲蓄過高有關,也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住房等負擔過重有關,建議從完善社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合理調節房價、合理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公共服務多個角度加強制度安排。
資料圖:市民在超市採購商品。侯宇 攝
讓民眾有的買
老百姓手裏有了錢,買什麼?這是供給層面需要解決的問題。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提出,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穩步提高居民消費水準。
“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發展資訊消費”“推動教育培訓、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消費提質擴容”……規劃綱要草案中列舉出多項具體內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發展健康、文化、旅遊、體育等服務消費”。
“疫情來了以後,迸發出很多新型消費。就拿網上消費來説,佔了社零總額大概1/4,而且去年增速很快,達到14.8%。”在“部長通道”上,王文濤強調,這樣一些新型消費,生機勃勃、層出不窮,要鼓勵和培育這些消費。
何立峰則強調,要在供給端發力,為市場提供更多價廉物美、適銷對路的城鄉居民群眾所需要和喜歡的産品和服務。
資料圖:市民在逛街購物。盛佳鵬 攝
讓民眾放心買
有了供給和需求,能否為老百姓打造出良好的消費環境也是關鍵一環。
如何讓老百姓放心買、買得好?
王文濤透露,未來商務部在擴消費方面,將升級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創新消費平臺,改善消費環境。
具體舉措包括改造提升步行街,打造特色商圈,鼓勵建設15分鐘便民生活圈等,讓消費下沉,解決消費“最後一公里”問題;再如,在鄉鎮建立商貿中心,實現電商全覆蓋,鼓勵和引導商貿流通企業下沉服務農村,以更好擴大農村消費。
規劃綱要草案中也提出,擴大節假日消費,完善節假日制度,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這就意味著,今後老百姓不僅要有錢買,還要有閒買。
而在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規劃綱要草案中也提到,完善品質標準和後評價體系,健全缺陷産品召回、産品傷害監測、産品品質擔保等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費維權機制和糾紛解決機制。
作為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扮演著重要角色。擁有世界上最大消費者群體的中國,是否穩住這個“壓艙石”、打贏“消費翻身仗”?外界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