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擴大有效投資”指出,繼續支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實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資訊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現代物流體系。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3月8日明確表示,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今年將出臺“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拓展5G應用,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的建設。
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後,工信部賽迪智庫在《“新基建”發展白皮書》中具體給出了七大領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新基建”,讓包括資本市場投資者在內的社會各方對“新基建”有了更多期待。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著重就“新基建”中的5G、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光伏、充電樁等被市場熱議的五大領域,採訪兩會代表委員、産業專家、公司高管,請他們對正在嶄露頭角的“新基建”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未來發展路徑等,發表其獨到見解與建議。
5G
探索新路徑 儘快融入百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大5G網路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統籌新興産業佈局。加強品質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品質提升行動,促進産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製造品質。
作為新基建的最大驅動力,5G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已經展露新氣象。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北京移動為確保兩會所有會場、駐地等核心地點實現5G全覆蓋,在重點區域設立了重點基站、核心機房和其他網路設施設備。可以説,隨著5G基站的大規模開通,5G應用正逐步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我國累計開通5G基站71.8萬個,5G手機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戶。截至2021年3月5日,5G行業上市公司已達到263家,總市值為3.61萬億元。與此同時,5G公司表現出較高的業績增長性,2020年5G行業上市公司預計凈利潤合計868.30億元,同比增長331.47%,是“新基建”相關領域中的領頭羊。
不過,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我國5G的覆蓋範圍仍然不足,尤其在高鐵上的運用更是存在很大拓展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集團産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5G網路對高速鐵路的營運生態尚缺少全面的覆蓋支撐。“5G頻率高、衰耗大,而高鐵速度快、遮罩強,因此高鐵沿線的5G覆蓋沿襲4G模式的做法將難以為繼,需進一步研究相應的技術方案。”談到面向高鐵場景的無線資源利用的問題,他建議協調4家5G通信運營企業聯合開展700MHz低頻5G網路的共建共用,推進相關共建共用方案在高鐵場景的敏捷應用。
當前央視總臺擬規劃在京張高鐵開辦5G+4K超高清冬奧會體育直播節目,張雲勇建議,在今後的推動中以此模式為基礎,進一步圍繞高鐵場景,創立連接媒體、教育、文體、娛樂等的5G應用生態,探索依託新需求、新模式、新技術、新方案的建設路徑,使重點項目、“名片工程”儘快落地,追求基於5G新基建帶來的“一業帶百業”的乘數效應。
如何推動5G和經濟社會民生百業深度融合,讓更多國人用上、用好5G?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移動總經理楊劍宇稱,産業升級對資訊化的需求極為迫切,賦能傳統産業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不斷釋放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需要加快“專網+人才+生態+平臺+終端”的5G能力體系建設,推動5G儘快融入百業、服務大眾。
人工智慧
加大基礎研究 加強人才培養
在5G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人工智慧也在深刻改變人們生産生活、學習方式,並推動就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一步加強高校人工智慧領域專業建設,加快構建人工智慧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幫助人們掌握新技能,實現高品質就業。”
李彥宏建議,引導校企聯合,支援龍頭企業成為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力量,共同打造面向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等課程;支援龍頭企業參與新職業論證開發,加大人工智慧領域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開發和推廣,及時將新技術用於學生和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評價中;在政府指導下,引導龍頭企業、平臺企業,研判産業和人工智慧技術融合過程中産生的新需求,加強人工智慧領域新業態新場景研究,設立人工智慧職業技術發展景氣指數監測體系等,並及時發佈人才需求預測。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今年兩會上他對人工智慧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大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投入,項目示範和資金引導聚焦産業基礎層薄弱環節;二是增強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新技術和新産品在不同應用場景的先行先試,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三是加強人工智慧人才梯隊建設,促進校企合作,培養以應用型為導向的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對《證券日報》表示,當前,智慧製造已成為做大做強做優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突破口,是推動我國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他建議,“以國家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聯合培育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力的智慧製造服務平臺,破除裝備與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提供集數據採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為一體的智慧製造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加大工業軟體研發投入,扭轉智慧製造‘大腦’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同時研發若干可供選擇的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加快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步伐。”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美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工智慧已經深入整個經濟社會和我們日常生活。也是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的重要支撐,將會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大數據中心
打造新高地 做好安全“地基”
如果説,5G、人工智慧等是社會發展變革的“先鋒”,那麼,大數據則是推動這場變革的“幕後英雄”。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準,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事實上,借力“數字化轉型”為企業科技賦能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尤其是傳統企業更是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
談及數字化轉型,神州數位董事長兼總裁郭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製造強國、品質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而製造強國和品質強國背後的基礎就是通過數字化的重構,完成産業的升級。所以,未來神州數位將堅定不移地基於雲和大數據進行創新,用數字技術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一大批以製造業為主的傳統企業已到了轉型的關鍵期,急需通過實施組織再造,實現數字化轉型,進而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企業要抓住全面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期。未來幾年,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快與慢,成與敗,將不僅僅只是影響增長速度的問題,甚至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生死存亡。”
對於如何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在今年兩會中建議“建立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開源聯盟,鼓勵開發者參與開源貢獻代碼和應用開源系統,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周雲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由工信部牽頭聯合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等部委,設立國家工業網際網路開源基金,邀請工信部評選的雙跨平臺建立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開源聯盟並設立類似于Github的開源社區,推動聯盟的實現。”
對於數字技術的創新,周鴻祎向記者談道:“企業要搶抓數字技術創新能力突破的攻堅期。在疫情使全球創新進程放緩的時期,中國高科技企業要積極探索,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攻堅克難,打造數字變革的新高地,實現彎道超車。”
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殺熟和相關的網路安全等問題也隨之産生。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副校長楊松建議,立法禁止協同行為,規制數據濫用、大數據殺熟、平臺二選一等行為。此外,周鴻祎也認為,大數據的流動共用開放,放大了網路攻擊風險,高級別網路攻擊也虎視眈眈。在數字化轉型和升級過程中,要同步做好網路安全的“地基工程”。
對於數據安全問題,周雲傑稱:“從調研來看,已經上平臺的企業有安全的顧慮,主要是上平臺以後的數據安全問題。畢竟工業數據和消費數據不一樣,每個企業都對自己生産數據非常關注。對此,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做了一個分佈式的設計,把伺服器分佈在這個工廠裏面,讓他們自己來管理這個數據,脫敏以後再到平臺上面進行統一使用。”
強化科技賦能,加快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行業高品質發展的不二法門,資本市場亦不例外。截至3月5日,大數據領域上市公司達到205家,其中,國企數量達到53家,佔比25.85%。海康威視、工業富聯、中國聯通、三六零、用友網路等5家公司總市值均超1000億元。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數據企業發展的機會目前是在政府大數據應用和以專業領域大數據為主的應用領域。
光伏
發展新能源 實現降碳目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
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大勢所趨,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為“尖兵部隊”。隨著新基建的大舉佈局,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産業也將迎來新一代機遇期。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認為,加快碳中和目標實現,很大程度上基於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的可持續發展經濟體系。他表示,作為更安全、更環保、更便宜和更方便的能源,光伏將在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成為主要力量。並且,隨著光伏行業從依賴政策支援過渡到具備成本競爭優勢,商業投資將繼政策支援後成為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持續推進能源格局優化和産業結構調整。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專家張明森認為,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一方面要逐步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費量;另一方面要切實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費佔比。他建議,制定相關鼓勵政策,推動高耗電企業自建光伏發電站和風電場,通過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實現降碳目標。
《證券日報》記者據天眼查APP統計發現,我國目前有超過31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光伏”,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光伏相關企業,其中,超三成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截至3月5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新增光伏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超過9000家。
雖然業界對於光伏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光伏産業仍面臨成本高、發電品質差、功率不穩定、用電部門不願接收等短板。
對此,張明森建議,國家要研究制定相應政策,對於通過自建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作為企業主要電源的,以及自建光伏、風電並就地轉化成氫氣自用或外送的,可以適度放寬其準入門檻,並給予一定的稅收及政策優惠。如果是就地自産自用或是發電場與耗電裝置之間不超過一定距離的,還可以允許自建自營自發電場到用電生産裝置之間的專用輸電網。通過這些措施,推動這些高能耗、電耗企業率先使用可再生能源。
充電樁
統建統管 進居民區
5年時間,經歷一輪行業重塑後,充電樁又站上風口。在今年的兩會中,如何讓充電樁進入居民區成為一大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江汽集團高級工程師周福庚建議,國家層面,制定面向2035年的充電樁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居民區、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區域兩類充電設施網的建設方向、標準及實施路徑,給予地方政府及市場明確指引。
周福庚表示,應加快居民區整體智慧有序充電管理模式及個人已建充電樁有償共用試點,總結經驗進行全國推廣,提升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服務水準。“將居民區停車位電氣化改造納入充電設施建設獎補的範疇,給予專項建設資金支援,積極推進現有居民區停車位的電氣化改造,對專用固定停車位(含一年及以上租賃期車位)進行配套供電設施增容改造,每個停車位配置適當容量電能表,確保滿足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用電需求。”
對於充電樁進居民區難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湖北電力董事長肖黎春建議推動住宅小區充電樁“統建統管”,落實房地産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主體責任,鼓勵由社會運營商開展住宅小區充電樁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建設改造、統一運營運維,同時明確住宅小區“統建統管”模式的電價執行標準,將充電車位配建比例等充電樁安裝敷設條件作為新建住宅小區的前置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山東省委會主委段青英也建議,積極探索“政府主導、電網主動、多方協作”的居民區充電樁建設新模式,明確房地産行政主管部門、街道、社區、居委會,以及人防、綠化等各個政府部門的主體責任,將年度居民區充電樁安裝數量細化分解到街道、社區,實現多方協同推進。
巨大的市場規模也推動上市公司加速佈局。截至3月4日,目前A股市場中共有121家充電樁相關領域上市公司,市值合計17973.99億元。其中,市值低於百億元的公司達到93家,佔比76.86%,僅比亞迪、國電南瑞、陽光電源3家公司市值超千億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充電樁行業有穩定的需求,且正處於一個爆發期,發展前景是一片藍海。不過,任何行業都存在集中化的過程,充電樁私人市場和公共採購充電樁未來會有一些企業脫穎而出,成為充電樁行業的巨頭。目前充電樁行業整體呈現明顯的頭部效應。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