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結束後,第二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正式開啟。針對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發展製造業,把製造業作為國家經濟的命脈所繫。因此,我國製造業隨著經濟發展不僅總量要進一步提升,更要實現高品質發展。
肖亞慶表示,要保持産業鏈完整,實施強鏈補鏈行動,把弱項和短板補齊,使得在任何時候,製造業都是支撐,都不能“掉鏈子”。在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上進一步提升,使得製造業水準在原有基礎上再進一步提升。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肖亞慶表示,要對傳統行業實施現代化技術改造,同時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比如5G、新材料、新裝備等。但他提醒,新興産業的發展,不能搞盲目重復建設,要防止“一哄而起”。
此外,肖亞慶表示,要鼓勵産業集群發展,鼓勵龍頭企業,特別是領軍企業發展。他説,這些企業作為一個系統整合者,可以不斷引領行業的發展。
“要更高水準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肖亞慶表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久久為功、不斷堅持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要堅持改革開放。他認為,國際産業鏈的全球化、國際産業分工是大勢所趨,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和各方的合作,實現更加國際化的發展。
事實證明,擴大開放是我們一直堅定不移地走的成功道路,也是未來要堅持的方向。
“開放的門要開得更大。”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説,我們出臺了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全國版的負面清單33條,自貿試驗區版的30條,海南自由貿易港的27條。今年在此基礎上將盡可能再縮減。同時也正著手制定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負面清單的縮減,也就意味著門開得越來越大,門檻降得越來越低,讓外資能夠更容易地進入。”王文濤説。
“開放的平臺要做得更實。”王文濤指出,我們有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還有217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要把這些平臺做得更實,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開放要在新的更高水準上,從原來的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逐步走向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同時,我們還要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示範。
“開放的環境要變得更優。”王文濤介紹,主要是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使外資進入中國以後,能夠省心、放心、安心地發展,共用中國發展紅利。
“開放的合作要更深更廣。”王文濤説,我們簽署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要推動它儘早生效實施;完成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要抓緊早日正式簽署;也在積極地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積極考慮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已經做了很多前期工作,也做了一些非正式接觸。
王文濤表示,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加入、商簽各種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構建自由貿易區網路,更好地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同時也更好地促進我國改革開放。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