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公佈,文中“金融”成為高頻詞之一,共出現63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日本報記者採訪專家學者,圍繞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和加強農業農村發展要素保障兩方面,就金融如何釋放能量助力經濟發展進行探討。
如何發揮好金融服務在科技創新中的助推器作用,是市場各方較關心的話題之一。此次提請全國兩會審查討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完善金融支援創新體系,鼓勵金融機構發展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科技保險等科技金融産品,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試點。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各地已採取多種金融政策支援創新體系發展,成效可觀。
譬如,安徽省2017年出臺的《關於加快建設金融和資本創新體系的實施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推動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提升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平臺服務功能、深化科技金融創新、創新科技金融服務體制機制五個方面的具體政策措施。近年來,安徽省科技創新的崛起與這些金融政策關係密切。深圳市出臺的一系列金融政策也助推了深圳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前沿區域之一。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地積極推出金融政策支援創新體系發展,政策效應明顯。首先,政策性金融支援加強,各地紛紛出臺對科技企業的精準金融支援,一是制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具體名錄,對名錄中的企業給予更多貸款補貼等金融支援;二是對各省市重大科技專項和科技産業化項目等提供低息貸款。其次,通過市場化的政策引導,加深金融對科技産業的觸達。各地積極探索建設智慧財産權交易市場,提高智慧財産權的抵押物價值,消除銀行對科技企業金融支援的痛點,並通過科創板、創業板和新三板構建科技融資導向的多層級資本市場體系。
田利輝認為,“精心設計、認真落實的地方金融政策能夠有效支援創新體系形成。希望地方政府在十四五期間能夠通過金融政策因地制宜的設計和堅定不移的執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創新體系。”
談及科技金融産品的發展方向及接下來如何更好地服務創新體系發展?田利輝分析稱,科技金融可以通過投貸聯動、科技保險、科技信貸、智慧財産權證券化、股權眾籌等形成種類豐富的金融産品,更好地推動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參與科技創新。而且,科技金融産品可以更好地設計和推廣,解決中小科技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推動科技企業服務科技前沿、普惠扶貧和綠色發展。
田利輝進一步介紹,金融支援創新體系發展不僅需要市場化的金融産品,而且需要更好地開展市場化的制度創新,從而打通創新體系迴圈中的堵點。其中,如何設計、支援以及實現産學研一體化是創新體系內迴圈的關鍵,如何更順暢地開展學術協作和科技交流是形成外迴圈的抓手,金融服務在科技創新迴圈發展中大有可為。
“有效創新體系發展不僅需要方向明晰,而且需要創研環境。”田利輝認為,有關部門應該認真思索金融支援創新的具體措施,深入開展優化科創企業營商環境的工作,切實提升科研人員和科創工作者的創新研究氛圍。
在陶金看來,首先,金融科技的發展將加快,近年來金融業自身科技創新水準的提升,增強了金融業服務科技産業和企業融資的能力,通過大數據、物聯網、5G等金融科技使得資本識別高品質科技企業的經營預期和融資需求加強。其次,智慧財産權的定價和確權問題有望得到進一步解決,更加深度地對接金融和産業兩大層面。第三,在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的激勵約束機制基礎上,可在貨幣政策體系中增加對科技産業領域的支援,有必要考慮宏觀審慎管理在科技企業支援方面調整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