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微信號
據新華社消息,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下稱“規劃綱要草案”)出臺並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出規劃綱要草案在十三個方面31條經濟領域要點: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1、支援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2、實施更大力度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3、加強産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實施製造業降本減負行動。
4、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7%。
5、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聚焦産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擴大服務業有效供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深化服務領域改革開放。
6、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構建新發展格局:
7、暢通國內大迴圈。依託強大國內市場,貫通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準動態平衡,促進國民經濟良性迴圈。
8、促進國內國際雙迴圈。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加快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進出口協同發展,提高國際雙向投資水準。
9、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建設消費和投資需求旺盛的強大國內市場。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10、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1、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企業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
12、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健全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全面完善産權制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13、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符合高品質發展要求的財稅金融制度。
14、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15、豐富鄉村經濟業態。發展縣域經濟,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産業鏈條,發展各具特色的現代鄉村富民産業。
16、深化農業農村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完善農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制度,進一步放活經營權。
17、健全農業農村投入保障制度,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土地出讓收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援農業農村力度。
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
18、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
19、完善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相關政策,提高均衡性轉移支付分配中常住人口折算比例,中央財政市民化獎勵資金分配主要依據跨省落戶人口數量確定。
20、完善城鎮化空間佈局。以促進城市群發展為抓手,加快形成“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建設現代化都市圈。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21、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準,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22、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支援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
23、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準,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24、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提升對外開放平臺功能,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健全開放安全保障體系。
25、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強發展戰略和政策對接。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26、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27、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準,健全嬰幼兒發展政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28、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品質就業的促進機制,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品質,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29、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優化收入分配結構:
30、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續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富裕。拓展居民收入增長渠道,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再分配機制。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31、堅持應保盡保原則,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優化社會救助和慈善制度,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