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小微企業成為社會各界最關注的群體之一。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援。多位代表委員表示,當前,傳統金融服務在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難。而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依靠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務精準性,正在給破解傳統普惠金融難題、打通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帶來新機遇。
今年兩會劃定了多條金融支援中小微企業工作重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保市場主體, 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查的《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鼓勵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的“老大難”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其病灶就在於銀企資訊不對稱。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站在金融機構的角度,小微企業融資難,難在風控;而風控之難,難在有價值資訊的獲取。“一些地方搭建了資訊共用平臺,但存在使用範圍有限、資訊品質不高等問題,尚不能有效為金融機構開展大規模的普惠金融業務提供有效幫助。”張近東説。
破解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難點,金融科技被寄予厚望。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參事周振海表示,通過金融科技賦能,依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金融機構能夠實現目標客戶的精準識別、精細管理、精確服務,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成本,保證普惠金融的成本可負擔和商業可持續。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關於運用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模式 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的建議》中也指出,金融服務的數字化升級,能夠提升金融服務精準性,疏通幫扶中小微企業“最後一公里”。
監管部門亦著力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和應用,助力紓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日前召開的央行金融科技委員會2020年第一次會議提出,引導金融機構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持續增強科技應用能力,為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貢獻力量。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是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大進展,將深刻改變普惠金融發展方式。同時,也對金融業基礎設施及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平臺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是加快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此,劉尚希建議,未來可以在開放銀行的生態體系下,進一步鼓勵銀行和金融科技企業共創安全有效的數據融合機制,進行更深層次的數據共用。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