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央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徐諾金:存準率下調仍有空間 大行可進一步下調
隨著央行進一步有序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存款、類存款産品利率以及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也將進一步降低,市場利率與存款利率兩軌合一軌也將加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就《政府工作報告》提及的貨幣金融相關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徐諾金。
徐諾金認為,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空間是存在的;從結構上看,金融機構各檔存款準備金率之間的差別還比較大,國有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還可以進一步下調。
報告還表示,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通過LPR改革已經有效降低了貸款利率。現在負債端成本雖然也有所下降,但保持剛性。
徐諾金認為,當前貸款市場利率的改革對於存款利率市場化確實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存款利率下行。
他表示,下一步隨著央行進一步有序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存款、類存款産品利率以及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也將進一步降低,市場利率與存款利率兩軌合一軌也將加速。
大行存準率還可進一步下調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目前平均存款準備金率處於歷史較低水準。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空間?
徐諾金: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持續下降,同時向簡並化方向發展,初步形成了“三檔兩優”的存款準備金制度框架,目前平均存款準備金率降至9.4%,超過4000家中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降至6%。
由於這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的衝擊較大,影響了部分行業的生産經營,一季度經濟陷入負增長,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社會失業增加,居民收入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宏觀經濟政策必須作出重大調整和反應,通過財稅、金融、貨幣信貸等政策促進經濟企穩回升,其中對貨幣政策的要求就是降準降息。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空間是存在的:一是與國際比較,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屬於中等水準。部分發達國家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可能比較低,但加上超額準備金率以後就和我國差不多。比如,美國現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為0,但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加上超額存款準備金率在10%左右,與我國10.7%差不多。
二是從結構上看,金融機構各檔存款準備金率之間的差別還比較大,國有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還可以進一步下調。
三是市場流動性還有投放空間,通脹水準比較低。4月份,我國CPI為3.3%,增加流動性不會對物價水準造成太大衝擊。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引導M2和社融增速明顯高於去年。如何看待這一預期目標?今年前四個月,社融和信貸增長較快,其中債券融資、票據融資規模較高,可能存在套利行為,如何引導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
徐諾金: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出經濟增長的具體目標,主要是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但是,沒有提經濟增速的具體目標,不等於經濟增長不重要,無論是保民生、保就業,還是脫貧攻堅,都要有經濟增長的支撐。
金融是經濟的血液。為了對衝疫情影響,支援擴內需、助復産、保就業,實現經濟社會各項發展目標,需要金融發揮更加積極能動的作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是對今年金融工作的總體要求,也是對今年金融工作給予的希望。人民銀行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統籌發揮金融系統合力,加大逆週期調節,努力保持金融對經濟的托舉力度。
今年以來,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明顯加大,除了本外幣貸款外,金融市場為企業提供的直接融資力度也明顯加大。關於是否存在套利行為,我認為,套利必須以存在無風險利差為前提。
比如,從河南省債券市場、理財産品以及票據融資利率看,債券融資利率在5%左右,票據融資(貼現)利率3%左右,而理財産品收益率則集中在4%以內。考慮到套利的交易成本,進行套利的空間和可能性不大。
票據業務和債券融資作為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今年以來增長較快,有其客觀原因,二者市場化程度高,隨著票據貼現利率和債券融資利率下行,企業通過票據和債券市場的融資意願增強。當然在實踐中,不排除出現個別性、短期的套利情況,但這只是階段性存在。
近期監管部門已經加強了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也對結構性存款利率定價進行了指導。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各類市場利率之間的傳導將更加順暢,可能存在的套利機會將大幅減少甚至消失。因此,真正有效防止套利行為、引導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的問題,可能的著力點在於繼續深化金融領域各項改革,釋放潛力,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等。
存款利率將進一步降低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過去近一年,通過LPR改革已經有效降低了貸款利率。現在負債端成本雖然有所下降,但保持剛性,後續如何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為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提供空間?市場也在關注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的可能性,如何看待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的利弊?
徐諾金:2019年8月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以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推動,LPR改革在降低企業貸款利率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市場化的LPR更好地反映了市場供求變化,2019年8月以來,1年期LPR累計下降0.4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市場資金供求的變化情況。隨著LPR在新發放貸款的推廣應用,以及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穩步推進,貨幣政策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效率明顯增強。
從河南省的情況看,2020年4月,金融機構新發放一般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為6.23%,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了0.47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下降了0.38個百分點,降幅明顯超過同期LPR降幅。
當然,貸款下行幅度離企業實際訴求還有一定差距,但由於存款基準利率相對穩定、銀行負債端的資金成本並未隨著LPR變動而適時變化,因此,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面臨負債端資金成本的硬約束。
從河南省的情況看,2019年以來,金融機構活期存款利率一直穩定在活期存款基準利率附近(0.34%-0.35%),而定期存款利率呈現穩中上行態勢,今年4月份達到2.29%,分別較2019年1月、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提高0.27、0.12個百分點。
下一步,要實現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行,必須繼續深化LPR改革釋放潛力,可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深化落實LPR改革部署和相關要求。二是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升負債管理水準。三是加大無還本續貸投放力度等。
關於近期市場關注的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的問題,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提到,存款基準利率是利率體系的壓艙石,調整時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當前CPI明顯高於一年期存款利率,同時還要考慮經濟增長、內外平衡,以及利率太低是否加大貨幣貶值壓力等。
從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的“利”看,存款基準利率調降將直接降低商業銀行存款成本,既提高銀行支援實體經濟的能力,也能促使資産端收益率下行,理財等收益率也會逐步下降,對債券市場將構成利好。
但也應該看到,存款基準利率與老百姓關係更直接,作為貨幣政策工具使用要充分評估、充分考慮老百姓的感受。存款基準利率作為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對於維護存款市場的正常秩序,防止非理性競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還應堅持保留。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存款基準利率沒有調整,並不意味著實際執行的存款利率就不變化。
其實,隨著近期央行靈活政策的有力實施,部分銀行存款利率和理財産品收益率已經出現下行趨勢,這既反映了貨幣信貸政策的寬鬆效應,也説明瞭市場化的利率機制正在發揮作用。我相信,通過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陸續出臺,金融機構負債端成本會相應下降。
《21世紀》:LPR改革主要錨定MLF,但一方面MLF佔銀行業負債的比重較低,另一方面當前銀行業存單利率已明顯低於MLF利率。改革只是成功連接了貸款和LPR的關係,以及連接了LPR和MLF的關係,但MLF和貨幣市場利率之間似乎沒有明顯聯繫,怎麼看這一問題?
徐諾金:在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的背景下,因為貸款創造存款,所以貸款利率下行會影響銀行負債端的成本變化。貸款利率下行之後,銀行提高存款利率的動力削弱,進一步促進降低或穩定存款利率。
當然在存款中有一般性存款、同業存款的區分,但這些問題是微觀層面的,在宏觀層面上隨著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存款利率的市場化程度最終會明顯提升,這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由於銀行本來就有存款利率定價的自主權,可以調整存款的實際利率,隨著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兩軌並一軌,銀行也會對存款利率按照市場利率進行定價。
當前貸款市場利率的改革對於存款利率市場化確實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存款利率下行。隨著貸款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為了保持和資産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高息攬儲動力也隨之下降。
目前,銀行存款利率已出現一定變化,部分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由於存款是貨幣市場資金交易的主要資金來源,存款利率下行對市場化定價的貨幣市場基金等類存款産品利率的下行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從這個角度看,MLF和貨幣市場利率之間存在間接的聯動關係,其傳導作用的仲介渠道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
下一步,隨著央行進一步有序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存款、類存款産品利率以及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也將進一步降低,市場利率與存款利率兩軌合一軌也將加速。
銀行信用仲介定位沒有變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為什麼要設置這類工具,如何設置?在設置這類工具後,銀行貸款的定位和作用是什麼?
徐諾金:貨幣政策工具的設置,根據本國金融體系結構特點和貨幣政策操作效果決定。目前來看,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是通暢的,傳導效率也比較高,央行投放的流動性逐步通過銀行信貸等途徑有效傳導到實體經濟。但是,如果國內外疫情影響持續加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企業生産經營復蘇不理想,客觀上提出了需要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對企業進行精準支援,那時央行就應果斷回應。
近幾年,為緩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人民銀行先後主導推出不少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比如支援民營企業發債的債權融資支援工具,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專門支援普惠小微貸款,改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今年以來又創新推出了3000億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政策、5000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以及10000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工具。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分三個批次有序推進,直接針對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的“難點”和“痛點”,對支援疫情防控、中小企業復工復産、穩企業保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我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貨幣政策傳導主要通過銀行實現。設置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後,銀行信用仲介的定位沒有變,央行的政策意圖借助銀行體系直接傳導到有關企業,銀行在傳導貨幣政策、優化資源配置、管理風險等方面,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在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出臺後,金融機構的作用,一方面按照有關政策要求,做好再貸款支援企業對象的篩選,精準對接,利用再貸款資金向企業發放低利率優惠貸款,發揮好再貸款的精準滴灌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積極利用自有資金加大對政策引導的重點領域和中小企業的支援,形成聯動效應。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