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5日訊 2020年5月25日下午3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後舉行了“部長通道”採訪活動,邀請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通過網路視頻方式接受採訪。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去年北京收穫了近年來最多的藍天。“十三五”在即,請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進展如何?我們所確立的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的各項目標能否實現?另外在這幾天的討論中,代表委員也十分關心“十四五”的環保規劃,那麼“十四五”我們要做出什麼樣的部署,來建設美麗中國?謝謝。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謝謝這位記者朋友。“十三五”已經過去了四年多了,總的來看,“十三五”的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推進還是很順利的。根據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們的調度統計,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也是比較好的,我們可以報告大家。
在“十三五”規劃裏面所確定的生態環保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中,我們到2019年年底,有7項已經提前完成。這7項裏面,包括4項總量指標,也就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另外4項環境品質指標裏面,已經完成了3項,哪3項呢?第一項是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按照“十三五”規劃要求,這項指標到2020年應該是比2015年降低18%。到2019年年底,我們已經降了23.1%,也就是説已經超額完成了5.1個百分點。兩項水的品質指標也是很好的,一項是Ⅰ-Ⅲ類的優良水體,説得通俗點就是好的水體,按“十三五”的規劃目標,是要達到70%,去年年底我們已經達到了74.9%;劣五類水體,通俗點説就是差的水體,“十三五”的規劃目標是小于5%,我們去年已經降到了3.4%。所以總的來看,氣也好、水也好,總量也好、品質也好,我們工作推進還是比較順利的,完成情況也是比較好的,這和老百姓的感受也是一致的。這兩年,老百姓普遍感受到周圍的藍天白雲多了,綠水青山多了,幸福感也增強了。但是我們還有兩項指標沒有完成,在今年要繼續努力。一項是單位GDP的碳排放,另外一項是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優良天數比例,這兩項指標今年我們還要努力去完成,有一定難度,但是我們也有信心把它完成好。這是剛才你提的怎麼樣評價“十三五”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那麼“十四五”我們怎麼考慮呢?我想,在看到我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同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當下我們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艱巨的任務。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當下我們生態環境品質的改善,還是在一個低水準上的提升。這樣一個改善程度,或者説我們這樣一個狀況,離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離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用“三個沒有根本改變”來概括當下的形勢。第一個沒有根本改變,就是我們國家以重化工為主的産業結構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第二個是環境污染和生態保護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第三個是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所以基於這“三個沒有根本改變”,我們認為,下一階段我們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仍然是非常嚴峻和艱巨的。換句話説,我們目前生態環境品質的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還需要我們在“十四五”繼續努力,繼續奮鬥,繼續攻堅克難。
因此,基於這樣一個分析判斷,我們對“十四五”也有兩方面考慮,一方面就是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污染物減排,抓環境治理,抓源頭防控,這是我們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最有效的手段,從源頭防控,降低污染物排放。因此“十四五”我們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當然是升級版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另外,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第二個要抓的,就是要抓大力推動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加強對生態保護的監管力度,努力擴大生態空間和生態容量,維護我們國家的生態安全。與此同時,我們也要促進産業結構的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綠色生態産品。
第二方面,“十四五”我們還有一項工作,要下大力氣做的,就是要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方面最近黨中央、國務院也有明確的要求,我們提出了七大體系的建設,包括領導責任體系,包括企業責任體系,包括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以及法律法規政策體系等等。七個方面的體系,涵蓋了從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到損害賠償,這樣一個全鏈條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所以我相信,到“十四五”末,我們這樣一個完整的全鏈條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體系健全以後,我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準會有一個大幅度提升。謝謝。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