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巨大衝擊,對經濟生産運作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造成了明顯影響。金融與經濟相互依存,實體經濟的困難也會反映在金融領域。總體看,目前衝擊仍在預期範圍內。當前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應當放在金融支援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統籌考慮。
尚福林強調,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特別是商業信用不足,仍然是當前制約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深層次問題。上市企業造假是資本市場最為突出的違法違規問題之一。
尚福林建議,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中,應當以更高要求和標準,加快推進資本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失信懲戒,不斷完善全方位信用監測評估體系,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堅決打擊交易環節中的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大幅提高違法成本,讓失信者無處遁形,讓造假者無利可圖。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
(攝/本報記者 車亮)
金融業有信心應對疫情衝擊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和評價當前的金融風險狀況和形勢?
尚福林: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關於當前金融風險狀況和形勢,我想談三個觀點。第一,前期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應對風險挑戰留出了迴旋餘地。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統一決策部署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點整治市場亂象,前期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金融風險趨向收斂。一批問題機構得到有效處置,影子銀行規模持續壓降,網路借貸風險大幅下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逐步化解,一批重大非法集資案件得到嚴厲查處。同時,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中小銀行改革穩步推進,公司治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舉措逐步落實,也為防控金融風險打下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疫情對金融業造成的風險衝擊總體仍處在預期區間。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巨大衝擊。疫情對經濟生産運作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造成了明顯影響。金融與經濟相互依存,實體經濟的困難也會反映在金融領域。一些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因疫情影響,短期內償貸能力受到較大影響,違約風險、流動性風險有所抬頭,信貸資産品質受到一定影響。此外,由於國際疫情蔓延擴散,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頻率提高、幅度增大。隨著我們與外部聯繫越來越緊密,內防風險擴散、外防風險傳染的壓力加大。這些因素客觀上的確增加了金融風險防控難度。總體看,目前衝擊仍在預期範圍內,為支援疫情防控、推進復工復産,加快恢復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這種代價是銀行業乃至金融業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第三,金融業有信心應對疫情衝擊做好風險防控工作。這種信心從根本上是來自於對巨大內需空間、雄厚産業基礎等一系列中國經濟內在韌性和長期向好基本面的認識判斷。疫情帶來的外生衝擊,並未改變我國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和內在邏輯,以及國內企業製造能力和産業配套能力的獨特優勢。雖然疫情期間,金融資産品質短期承壓,但隨著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不良上升勢頭會得到扭轉,金融體系運作也將會趨於正常,良好穩健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另一方面,是基於前期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階段性成果,當前金融政策的儲備和調節空間仍然比較充足,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都為應對疫情衝擊,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和實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銀行業撥備能力、保險業償付能力都處在較高水準,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4.5%,高出最低資本監管要求6.5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總額超過6萬億元。
中國證券報:下一步應如何繼續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工作?
尚福林:穩定經濟運作事關全局,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離不開經濟健康增長作為支撐。當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作逐步趨於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全球疫情未來走勢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應當放在金融支援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大局中統籌考慮。一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精準施策、全力做好支援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金融部門果斷採取了很多措施,加大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實施了差異化的金融政策,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服務。在嚴峻複雜的形勢下,為疫情防控和金融市場平穩運作營造了良好的金融環境。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宏觀層面,需要更為精準地加大調控力度。繼續科學穩健地運用逆週期宏觀調節手段,把做好“六保”作為“六穩”工作的著力點,著力穩企業、保就業。拉動居民消費,釋放潛在需求。中觀層面,需要更加聚焦重點地區、行業以及薄弱環節。支援企業復工復産、復商復市,幫助因疫情造成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紓困解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微觀層面,需要採取更加靈活、差異化的措施手段。創新優化服務方式,運用科技手段,提供差異化、針對性、優惠性的金融服務。二是持續做好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一方面,積極處置化解已暴露的不良。一季度銀行業處置不良貸款達到45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10億元。要抓住中小銀行機構等重點群體分類施策,通過多種手段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提高處置效率。通過債委會、市場化債轉股等市場化方式,穩妥有序處置企業債務風險。另一方面,持續關注全球疫情變化情況及對金融業的影響,做好壓力測試、摸清風險底數、制定應急預案,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評估、調整、補充相關政策措施。三是從防範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二者實現更高水準的動態平衡出發,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前期成果,關注中小機構股東股權、金融創新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止亂象反彈回潮。同時,要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長遠看,繼續堅定不移地加快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的手段破解體制機制難題。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培育核心競爭力,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風險抵禦能力,為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提供機制保障和動力支援。繼續穩妥有序打擊處置網路借貸、私募股權等重點領域非法集資活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註冊制全面推行有助於讓市場主體各自歸位
中國證券報:您認為註冊制在哪些方面將重塑股市邏輯?
尚福林:今年3月生效的修訂後的《證券法》對證券發行制度做了系統的修改完善,為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留出了法律空間。目前,科創板已試點註冊制,創業板發行制度改革試點也在徵求意見。
註冊制改革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以推進註冊制改革為抓手,在發行審核、承銷定價、並購重組等方面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有利於提升市場活躍度,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和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註冊制的基本運作邏輯是讓發行人在符合基本發行條件的基礎上,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資訊;投資者則根據發行人披露的資訊審慎作出投資決策,形成合理價格,從而更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這套機制發揮作用,最關鍵的核心在於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資訊披露。我認為,註冊制的全面推行有助於讓市場主體各自歸位,明確並壓實各自責任。
第一,更加突出強調了發行人的資訊披露義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資訊披露是發行人和上市企業獲取投資者信任的唯一選擇。註冊制的制度設計上,市場的入口和出口都更加明晰。一方面,上市條件更加包容,並購重組機制也做了優化,有利於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另一面,退市機制也更加完善,效率更高,有利於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形成合理的價格發現機制和優勝劣汰市場。
第二,壓實仲介機構的“看門人”責任。仲介機構是解決資訊不對稱的重要渠道,是連接上市企業與投資者的紐帶,是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第一道入口。註冊制將有利於把核準制下的監管部門把關作用內化為券商內控行為。在定價環節,要求券商更加注重挖掘發行人的價值潛力、提升定價能力;在銷售環節,為投資者勤勉盡責,提供風險匹配産品,緩解資訊不對稱。通過市場競爭機制和投資者的自然選擇,倒逼券商等仲介機構提升自身服務品質和能力。
第三,養成投資者的價值投資意識。由於註冊制的框架裏,發行條件、上市企業都更具包容性。因此,對投資者的專業經驗和風險承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加強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有利於投資者權益保護,區分專業投資者與普通投資者;為融資企業篩選出風險匹配、具有價值投資屬性、具備風險投資意識的戰略投資者。
最後,有利於監管部門拋開了股票發行的行政審批思維,更加專注強化監管執法。加強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監管,不斷完善制度短板,加大對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上市企業造假是資本市場最為突出違法違規問題之一
中國證券報:您認為中國資本市場中還有哪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有待破解?
尚福林:我認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特別是商業信用不足,仍然是當前制約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深層次問題。去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進行了部署。8月國家發改委專門召開社會信用立法會議。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正在明顯加快。
信用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根基,商業信用是資本歸集、配置的關鍵基礎。資本市場正在推進的很多基礎性制度都離不開信用體系的支援。上市公司的信用是獲得社會公眾信任和認同,以及市場有效定價、實現價值投資的前提保障。
上市企業造假是資本市場最為突出的違法違規問題之一。這其中當然也有我國資本市場基礎薄弱,企業商業信用積累不足等客觀因素影響。失信行為的溢出效應,使得個別企業違約行為不僅影響自身,還會污染了整個資本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最終推高整個社會的運轉成本。如果懲戒不足或者退出機制不暢,還會引發劣幣驅逐良幣。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信用經濟。信用體系是現代化金融體系建設的關鍵性基礎設施。同時,商業信用不會自然形成,需要靠市場和行政約束不斷提升。我建議,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中,應當以更高要求和標準,加快推進資本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失信懲戒,不斷完善全方位信用監測評估體系,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堅決打擊交易環節中的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大幅提高違法成本,讓失信者無處遁形,讓造假者無利可圖。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