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瞭望】從“兩會何時開”到“兩會怎麼開”
5月21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體與會人員默哀1分鐘,對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過去數月,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這1分鐘,是對逆行英雄的致敬,也是對逝去生命的緬懷。
非常時期,非常兩會。延期召開的2020年全國兩會註定不同尋常。“我堅信,因抗疫而推遲召開的這次全國兩會,必將有力鞏固防控成果,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曾親歷武漢保衛戰的黃望明代表的話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今年兩會的新聞發佈活動以及“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等,都將採用網路視頻形式進行,數量適當精簡。從延期舉行、縮短會期到改變開會方式,都是為有效防控疫情、維護公共健康而進行的審慎調整,也是為順利召開兩會、加快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的步伐所作出的科學決策。
從“兩會何時開”到“兩會怎麼開”,今年的兩會格外牽動人心。前者被視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會生活重回正常軌道的風向標,後者則通過一系列新的兩會“打開方式”向外界傳遞這樣的資訊——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依然艱巨,要繼續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
非常兩會,非常期待。如何推動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提升應對重大公共安全風險的能力?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祭出提振經濟、扶持企業的組合拳,從而穩住經濟基本盤?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我國又將如何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抗疫?這一個個問號,都將在兩會上尋找答案。
今年是幾大節點交匯的關鍵年份——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多重任務疊加,每一塊都是“硬骨頭”,每一個都是大考驗。如何激勵14億中華兒女向著既定目標任務奮勇前行,也需要在這次兩會上凝心聚力。“兩會的召開是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動員,我們定將迎難而上,攻城拔寨。”來自“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廣河縣莊窠集鎮西坪村黨支部書記馬天龍的話擲地有聲。
越是非常時期,越要發揮凝心聚力的作用,這是公眾對今年兩會的殷切期待。正如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新聞發言人郭衛民所説:“面臨的形勢越是複雜,我們越要保持戰略定力,迎難而上,樹立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這比黃金還珍貴的信心和決心從何而來?5月21日下午,政協首場“委員通道”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王辰委員在回答“中國抗擊疫情為什麼能取得顯著成效”時説,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中華文化,在凝聚人心應對重大疫情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中國經濟的韌性一再彰顯,中國社會治理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錘鍊。我們所擁有的政治、制度等諸多優勢,給了我們最堅定的信心與勇氣。
再大的風雨,我們一同走過;再多的挑戰,我們攜手應對。總有一條路通向幸福的明天。凝聚起更強大的力量、更廣泛的共識,億萬百姓把殷切的目光投向全國兩會,投向我們國家的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