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兩會”打破了近三十五年來3月份召開的慣例,定於5月21日、22日召開。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蒙上了陰影,我國經濟也遭受了沉重衝擊,這使今年的全國“兩會”比往年更加意義重大。
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進生産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如何拉動經濟回補又不造成“大水漫灌”?如何為市場主體減負,助其儘快恢複元氣?如何穩住就業基本盤,讓老百姓有活幹、有錢賺?如何避免因疫致貧返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網財經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前瞻2020年“兩會”熱點。
中國網財經5月20日訊(記者 張紫祎 李春暉)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衝擊,今年以來貨幣政策持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未來貨幣政策走向如何?降息降準還有多大空間?近期業內熱議的存款基準利率有可能下調嗎?就上述問題,中國網財經採訪了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
未來降準和降息有空間,也有必要
貨幣政策是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衝擊以及恢復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手段。為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央行持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今年以來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1.75萬億元長期資金,春節後投放短期流動性1.7萬億元。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定向支援疫情防控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增加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支援企業有序復工復産,再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支援經濟恢復發展。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援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這為下階段貨幣政策如何實施指明瞭方向。
溫彬分析指出,未來降準和降息仍有空間和必要。從外部看,為防控疫情擴散和蔓延,多國政府採取限制經濟和社會活動等措施,導致經濟停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陷入衰退已成定局。從內部看,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復工復産和復商復市有序推進,消費和投資需求降幅趨於收窄。為了應對外部需求不確定性,仍需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穩定和擴大內需,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目前,隨著食品價格漲幅逐步回落,CPI下行拐點已經出現,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導致PPI連續三個月負增長且降幅有所擴大,為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打開了空間。
在降準方面,溫彬認為仍可採取“普遍降準+定向降準”的組合。儘管目前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水準已降至10%以內,但考慮到支援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企業信用債發行,仍需要全面降準,釋放長期的低成本資金,引導無風險收益率進一步下降,降低政府和企業部門融資成本。同時,繼續實施定向降準,加大MPA考核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先進製造業、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
在降息方面,溫彬表示,4月初央行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打開了利率走廊的下限。隨著通脹持續回落,逆回購和MLF等政策利率仍有下降空間,從而直接引導LPR利率下降,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貸款成本。
預計6、7月份全面降準和降息措施將陸續出臺
近段時間以來,業內關於“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呼聲日趨高漲。
疫情期間,銀行業紛紛採取減免收費、延期還款等措施,在加大信貸投放的同時減輕企業負擔,但無形中也增加了自身的經營壓力和不良貸款風險。而存款是銀行負債的最主要來源,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可以直接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和經營壓力。
溫彬表示,下調存款基準利率有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實體經濟的貸款成本主要體現在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構成是“MLF利率+銀行點差”,因此下調MLF利率只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在於銀行能否壓降“點差”。銀行負債成本是影響銀行點差的主要因素,而一般存款佔銀行負債的60%以上,因此適時適度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對降低LPR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效果將更為顯著。
存款基準利率是否下調,要充分考慮物價水準。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今年2月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曾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準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在今年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後,開始逐漸回落。從2月份的5.2%到3月份的4.3%,再到4月份的3.3%,CPI漲幅連續“下臺階”。
溫彬表示,“兩會”結束後,各項穩定和擴大內需的政策將落地實施。預計6、7月份全面降準和降息措施將陸續出臺,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
建議今年GDP增長目標定為3%-5%的大區間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下降6.8%,罕見地出現了負增長。
此外,由於海外疫情仍在持續蔓延,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此“今年還要不要設定GDP增長目標”成為熱議話題。
溫彬建議今年GDP增長目標定為3%-5%的大區間。他表示,當前核心任務是保企業和穩就業,經濟增速不能過低,需要確定一個底線目標,同時還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明確一個努力目標。設定一個寬幅的增長區間,有助於宏觀調控部門更好地把握逆週期調控的節奏和力度。
未來還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促進經濟回暖?溫彬表示,消費在經濟增長中起基礎性作用,應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對於傳統消費,疫情對餐飲旅遊、影視娛樂等消費形成明顯抑制,在防疫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要繼續通過發放消費券、打折促銷等多種方式,刺激傳統大眾消費項目實現恢復性增長,並促進汽車等拉動效應較強的消費項目。對於新型消費,要不斷豐富5G、虛擬現實等應用場景,帶動5G手機等智慧終端消費項目,大力培育線上消費、網上娛樂、線上醫療、遠端教學等消費模式,加快發展健康管理、醫療保健、育兒養老、服務型消費等項目。另外,今年將增加公共消費支出,就業、醫療、扶貧、民生等領域的補短板力度將會加大,對於低收入者、失業人員等也要對其消費予以扶持。
他還指出,投資在經濟增長中起關鍵性作用。在消費受到較大衝擊情況下,投資要發揮好托底作用。製造業投資受外需疲弱影響較大,基建投資將是今年的主要發力領域。傳統基建體量大,重在穩需求,老舊小區改造、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高鐵等是主要發力方向。新基建重在激活力,涉及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領域是新基建的主要抓手。此外,公共衛生、醫療防疫、高端醫療裝備、應急系統等方面暴露出的不足,在補短板過程中也有助於帶動投資增長。基建資金來源上,財政預算支出、特別國債、專項債以及撬動的社會資本將共同支撐寬鬆的資金面,而新出臺的基礎設施類REITs也將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房地産投資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將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保持房地産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但在因城施策基調下,部分房價壓力較大的城市,房地産投資有望加快恢復。
此外,溫彬強調,在穩內需的同時,要加大對外貿型企業的支援力度,通過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提高金融支援,推動全球貿易增長和國際分工深化。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