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廣東沿海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寧淩今年計劃提交9份建議,其中7份都與海洋關係緊密。他建議國家要統籌規劃全國沿海經濟帶,形成自北向南連續、統一的海洋經濟帶發展新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成為帶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增長極,當前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小優勢。寧淩認為,目前以各行政區主導發展沿海經濟帶,難以形成統一、連續、協調的發展格局,同時,産業趨同、近岸過度開發、海洋環境污染等問題難以解決。
為此,寧淩建議,從國家層面統籌規劃沿海經濟帶,有助於打破各行政區發展經濟帶的局限,解決現存的海洋經濟發展問題,形成自北向南連續、統一的海洋經濟帶發展新格局。
具體而言,寧淩認為,可抽調各沿海省區政府相關人員、海洋經濟研究機構專家成立“國家沿海經濟帶規劃領導小組”,建立起各沿海省區的參與合作機制,制定全國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沿海經濟帶的戰略定位、岸線佈局、産業創新重點、城市群建設、開放格局、生態保護等問題。
對各地區而言,寧淩在建議中表示,應根據海洋屬性和沿海區域特點,分別統籌制定北部沿海經濟帶(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東省的海域與陸域)、東部海洋經濟帶(江蘇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海域與陸域)、南部沿海經濟帶(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的海域與陸域)3個沿海經濟帶發展專項規劃。
與此同時,寧淩也注意到“海洋經濟發展與海洋生態保護”的協調問題。他建議建立我國海洋生態安全指數,希望以海洋生態安全的內涵為基礎,建立起評價數據,加強對海洋經濟活動的指導。
“這一指數能有效填補海洋生態監測指標的空白。”寧淩説,建立海洋生態安全指數,能有效評估海洋經濟與海洋生態的協調發展程度,測算出海洋生態環境的承受度,為海洋生態環境合理維護提供指引。
寧淩建議,構建的指標體系應全面系統反映沿海地區經濟系統、社會系統與海洋生態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關係,盡可能涵蓋典型的生態、經濟指標,使指數可信程度更高,代表性更強,建議出版國家及沿海各省區海洋生態安全指數公報,將指數納入沿海省區政府政績考核範圍。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