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開幕當天,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保獻代表注意到,北京市的PM2.5濃度只有1微克/立方米。
而10年前的北京秋冬季,這樣的好天氣幾乎不可能有,那時PM2.5的年均濃度是89微克/立方米。
作為北京藍天保衛戰的一線尖兵,80後劉保獻和一個數百人的團隊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之初,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對北京大氣污染的源解析,打下科學治霾的基礎。這些年,他和同事也一直從監測數據裏見證著北京如何“一微克、一微克”地決戰PM2.5。
黨的二十大代表、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説,我國大氣品質改善速度全球最快,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接近發達國家水準,也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成為全球“增綠”主力軍。
變化背後是一條建設美麗中國的主線。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出現“建設美麗中國”,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內容也首次獨立成篇;黨的十九大報告則進一步佈局,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中的強國內涵中增添了“美麗”二字。
“美麗”的畫卷鋪滿960萬平方公里。在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的5場集體採訪中,很多省(區、市)的新聞發言人都提到了當地的美麗之變。
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也被喻為“中華水塔”。10年來,青海省把保護好青藏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作為最大的責任,尋找綠色、低碳的生活和生産方式。
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陳瑞峰代表説,三江源水清、草盛,水涵養量每年增長6%,向下游輸送水900億立方米,重要的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植被的豐茂也增加了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樣性,“高原精靈”藏羚羊從1萬多只增長到7萬多只,青海湖的裸鯉總量已達10.8萬噸,是保護前的42倍。
西藏自治區50%以上的國土面積都被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範圍,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莊嚴説,西藏對“三高”企業和項目零審批、零引進,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品質最好的地區之一。”莊嚴説。
10年前,京津冀大氣污染最嚴重的時候,全國空氣品質最差的10個城市中,河北省能佔一多半。2021年,河北省所有城市都已退出了空氣最差榜單。提到這個變化,河北省委副書記、秘書長廉毅敏代表頗為感慨。
對環保人來説,以藍天保衛戰為代表的污染防治攻堅戰更是一場場硬仗。翟青説,2017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連續5年統籌生態環境系統的骨幹力量近5萬人次,用時1300多天,在京津冀及周邊等重點區域,壓茬開展了105個輪次的大氣污染防治監督幫扶,一輪壓著一輪幹。
“最緊張的時候,大家只有春節可以休息幾天,其他時間都在現場。”翟青説,這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累計檢查了210多萬個點位,推動解決大氣污染問題超過28萬個,切實推動重點區域大氣品質持續改善。
2015年,新修訂的環保法實施,因為新增很多“硬”條款,被業界形容為“長了牙”。
翟青説,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以後,環保部門累計查辦重點案件超過17萬件。他還提到,近年來,環保部門推動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之間的銜接,2016年、2018年分別嚴肅查處了兩起典型的環境品質數據造假案件,23人被追究刑事責任,這在生態環保的歷史上是第一次有人因為數據造假被判刑。“極大地發揮了震懾作用。”翟青説。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是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體制創新,自2015年年底試行以來,已完成了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兩輪全覆蓋,並對一些部門和中央企業開展了督察。
2017年4月,中央環保督察組發現,大規模無序採探礦活動造成祁連山地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地表塌陷等問題突出。當時,祁連山區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水電開發強度較大,有42座水電站就在保護區內,水生態碎片化問題較為突出。
作為環保督察的案例公開後,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啟了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生態環境整治,同時也有副省級幹部在內的上百人因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被問責。
在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的集體採訪中,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永霞説,甘肅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整治、修復祁連山生態,同時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打造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網路,建立全域保護常態化監管機制,確保老問題不反覆、新問題不發生,確保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得以持續鞏固。
翟青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發表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親自審閱了每一批督察工作安排、督察報告、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的報告。
對比黨的十九大報告,劉保獻代表發現,二十大報告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章節中,增加了有關碳達峰、碳中和的內容。在他看來,未來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進入“減污”“降碳”協同的新階段。
這樣的變化源自中國的“雙碳”目標。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項承諾被認為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必將對全球氣候治理産生變革性影響。
“碳達峰、碳中和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主動要做的。”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京東代表説,近10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經濟增長,能源的消耗強度累計下降了26.4%,正探索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道路。
翟青説,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目標。近期,中國還成功啟動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全國碳市場,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作用。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的降幅,用全球歷史最短的時間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翟青説。
劉保獻還注意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在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時提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其中一個重要特點。“這意味著我們要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劉保獻這樣理解。
事實上,很多地方已經在探索這樣的可持續發展。福建是我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有數據顯示,福建用佔全國約1.3%的土地、2.9%的能源消耗,創造了佔全國約4.3%的經濟總量。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介紹,這幾天在福建團的討論中,綠色發展、生態省建設是代表們頻繁使用的詞彙,也是共識。
張彥説,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人的參與,福建正開展綠色生活方式的創建和構建,讓綠色低碳的時尚成為人們的可選項,讓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達到新高度,最終創造嶄新的文明形態。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