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太、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電腦、衛星導航、量子資訊、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的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中的科技創新成就,令與會代表和全國人民倍感振奮。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部署實施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變化,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形成了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科技創新發展新格局。
十年來,我國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2012年的1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也高居發展中國家之首,從2012年的1.91%提高到2021年的2.44%,高於歐盟2.2%的平均水準,彰顯了中國走高品質發展之路的決心和信心。
十年來,我國科技改革深度空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部署的143項科技體制改革任務全面完成,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加快構建;“破四唯”“立新標”並舉,人才的培養、評價、激勵、引進體制機制日趨完善……從頂層設計繪製改革發展藍圖,到關懷入微把時間還給科學家,一個個創新堵點被打通,一個個創新要素被激活。
十年來,我國科技進步速度空前。隨著科技投入不斷增加和科技改革不斷深化,科技創新成果大量涌現,國家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2021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預計為562萬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穩居世界第一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從2012年的1.9萬件增至2021年的6.95萬件,連續3年居世界首位;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已經從2012年的全球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全球第11位。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十年來,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創新體系效能提升,有力支撐了國家發展和安全。在全球創新版圖中,中國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變化,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際力量對比持續演變,人類社會進入新的歷史關口。高品質發展要靠創新,我們國家繼續向前發展也要靠自主創新。新時代,新征程,完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重大任務,我們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要築牢發展基石。統籌開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夯實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進行一體部署,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謀劃同步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期待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要把握正確方向。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在新的時代大考面前與時俱進,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要直面困難挑戰。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攻下了就是“國之重器”,攻不下就是“國之命門”。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歷史眷顧自強不息者,機遇青睞勇於創新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