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之春,博鰲強音。3月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圓滿落下帷幕。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平與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社會求和平、謀合作、促發展的訴求空前迫切。
3月26日至29日,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000名代表匯聚博鰲,交流思想、碰撞觀點,凝聚起攜手合作、共創未來的信心和力量。
深化共識:培育可持續發展新動能
“世界已進入30年來最緩慢增長的5年”“全球經濟增長東快西慢的大趨勢進一步增強,亞洲經濟板塊分量明顯上升,中國經濟仍是重要引擎”“地緣政治衝突撕裂了全球統一的市場、統一的産業鏈佈局,希望亞洲成為開放的領頭羊,而不是封閉的助推者”……
3月27日下午,“世界經濟展望”分論壇座無虛席,與會嘉賓就全球發展話題坦誠分享意見和觀點。
這是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世界經濟展望”分論壇現場(2024年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如峰 攝
2013年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五次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闡釋中國發展之道,回答時代之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亞洲和世界更美好未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當前,全球面臨的難題紛繁複雜;同時,世界經濟正逐步走出疫情陰霾,科技創新帶來的新的增長動力正在顯現。
各國應如何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培育新的增長動力?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將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本屆年會進一步深化了諸多共識。
打造創新引擎——
“最近我參加了多場國際會議,幾乎每個人都在講‘兩個A’,亞洲(Asia)和人工智慧(AI)。對於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兩個A’至關重要。”日本銀行執行理事清水季子説。
工作人員在貴州大學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算力中心工作(2023年5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AIGC改變世界”“融合與創新的數字經濟”……聚焦科技發展和産業變革前沿話題,與會各方深入探討亞洲發展新動能。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表示,亞洲正在塑造全球數字創新的未來。在加強全球科技治理,促進公平競爭和數據安全有序跨境流動,讓人工智慧與人類多元價值對齊,縮小數字鴻溝,保護勞動者權益上,世界期待亞洲方案。
今天的亞洲,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地區,經濟總量佔全球40%,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70%。與會嘉賓認為,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強勁“亞洲動力”。
推動綠色轉型——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區,亞洲肩負著綠色低碳發展的艱巨任務。同時,亞洲擁有清潔生産的核心技術,集中了大量清潔能源投資,在綠色生産、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技術合作上空間巨大。
這是位於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東嶼島的博鰲近零碳示範區(2024年3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只有各國攜手全力以赴推動清潔能源轉型,我們才能走向零碳未來。”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説。
堅持開放包容——
“減少貿易碎片化”“ 投資亞洲未來”“打造亞洲增長中心”……一個個話題切中亞洲及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
“過去幾十年,全球化以及不斷增長的世界貿易是亞洲經濟成功的支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科爾曼説,通過可持續、公平和包容的方式,提高全球化的有效性,讓世界各國都能受益。
中國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與會各方高度關注。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多來,在減貧、糧食安全、發展融資、應對氣候變化、數字經濟等領域顯現成效。”多米尼克總理斯凱里特説。
共用機遇:中國創新發展為世界提供動能
本屆年會上,中國經濟再度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前兩個月中國經濟穩中有升,這是好的開始。2024年將是一個不錯的年份。”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説。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繼續超過30%。今年前2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2%,民間投資增速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為增長。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認為,用好宏觀政策空間,持續推動技術創新、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有望實現預期增長目標。“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源。”
從“‘創新、綠色、數智、融合’引領高品質發展”“實體經濟的突圍”,到“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未來”,一場場分論壇上,中外人士聚焦中國經濟新亮點、新趨勢,展現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消費者在北京一家小米汽車零售門店內了解小米SU7汽車(2024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加快塑造新動能新優勢,中國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大動力——
“新質生産力的關鍵是‘質’”“中國提高全要素生産率的努力,將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有益經驗”……新質生産力,是本屆年會上各方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上個月我去了天津港,一個完全自動化、數字孿生的碼頭。過去工人吊裝集裝箱是很辛苦的體力活,現在工人可以坐在有空調的操作間,對著全面數字化的操作屏進行操作。”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在年會上説。
貨輪靠泊在天津港北航道內的泊位中(2024年3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在李揚看來,中國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郵政快遞網和世界級港口群,都離不開創新。
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綠化面積來自中國……中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形成規模龐大的發展增量,孕育每年十萬億元級市場規模。
這是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驩城鎮利用採煤塌陷區約3600畝水面建設的漁光互補項目(2024年3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該項目集光伏發電、漁業養殖、生態修復於一體。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從以鐵礦石出口為核心的傳統業務向綠色能源轉型,福特斯克金屬集團金屬業務首席執行官狄諾説,中國是這家公司轉型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們有信心通過和中國公司合作,將綠色低碳産品銷往世界各地。”他説。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市場為世界提供廣闊機遇——
距會場200多公里外,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全面啟動了海南洋浦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佈局航線40條,其中外貿航線覆蓋東南亞、南亞、澳洲、南美洲、西非等地區,將更好服務區域貿易發展。”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張勇在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分論壇上説。
把制度整合創新擺在突出位置,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提速。
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首次發佈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免簽“朋友圈”再添六國……不久前,中國出臺一系列開放舉措,吸引與會嘉賓強烈關注。
立足自貿港開放政策,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集團正在三亞打造獨立辦學項目。集團董事會主席卡羅爾·阿克曼期待,與海南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領域深化合作、共用機遇。
開拓同行:創造繁榮發展新圖景
“世界各國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要穿越驚濤駭浪、駛向光明未來,必須同舟共濟”。兩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以“船”作喻,形象描述了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時代大勢。
本屆年會開幕式上,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再次以“船”為喻,發出呼籲:“全球危機迫使我們坐在一條船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向同一個方向劃,而且是正確的方向。我們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成為本屆年會最強音。
共同做亞洲安全的維護者,為世界和平穩定貢獻積極力量——
演講、握手、討論……連日來,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人頭攢動,各個會議室座無虛席。
70年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亞洲首倡,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本屆年會上,與會嘉賓表示,攜手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打造世界的和平穩定錨、增長動力源、合作新高地,不僅是亞洲人民共同願望,也是各國共同責任。
中國與諾魯今年1月24日復交。僅兩個月後,諾魯總統阿迪昂就正式訪華並出席本屆年會。
“我們很感謝論壇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平臺,來討論亞太地區和世界面臨的緊迫挑戰。”阿迪昂説,必須架起橋梁,而不是築起高墻,建設更加緊密的世界。
共同做亞洲發展的促進者,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強大支撐——
博鰲亞洲論壇發佈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4年度報告》預計,2024年亞洲經濟增速達4.5%左右,GDP規模佔全球比重為49%。
周小川説,亞洲要與世界攜手,共同推動全球治理,使世界重返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熙燮表示,亞洲地區通過合作機制積累信任,也在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為框架構建更加包容、有效的地區合作架構。
這是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2024年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共同做亞洲合作的踐行者,為世界團結協作凝聚廣泛共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呼籲,各國必須在人工智慧、債務和氣候變化等共同利益領域進一步凝聚共識、擴大合作。
與會人士認為,本屆年會有助於各國更加關注如何開展合作,讓人民享受和平與繁榮。
海納百川共揚帆,美美與共同繁榮。會場外,一座題為“一帶一路之歌”的雕塑屹立在三江匯海處,傳遞出各方攜手同行、共創未來的美好願景。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