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共同面臨氣候危機等各類環境挑戰的背景下,加強亞洲內部“綠色金融”合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亞洲“綠色金融”力量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亞洲在綠色投融資方面主要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如何完善共建各類亞洲綠色金融市場,引導資金向綠色低碳領域流動?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向綠色技術和産業投放耐心資本?在3月29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亞洲金融市場發展與金融全球化”金融圓桌論壇上,與會嘉賓就此展開討論。
“亞洲發達經濟體應當積極促進綠色金融發展,推動可持續發展融資,支援欠發達國家進行綠色融資。這是亞洲金融市場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中央銀行行長本勒·信賽沃拉翁表示。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目前亞洲的綠色投融資的資金缺口僅靠公共資金和多邊銀行資金是難以填補的。因此,現存挑戰之一是如何推進私營部門的投資。除此之外,綠色投融資市場的分類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面臨較大困難;有待建設更多創新型綠色融資渠道;資金難以觸達不太發達的新興市場等,均是亞洲綠色金融市場面臨的困難。
博鰲亞洲論壇咨委、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沙姆沙德·阿赫塔爾同樣認為,目前諸多發展中國家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調動多元資金渠道來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比較薄弱。這些國家的綠色投融資需求往往需要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特別的機制安排來實現,而通過普遍的市場化機制來獲得綠色資金支援是不充分的。
沙姆沙德·阿赫塔爾還提到,吸引私人資金投入綠色項目的過程中,如何保證“硬體”和“軟體”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也十分重要。如外匯框架、政策環境、監管環境以及法律環境的支撐,以及相關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
銀行業是綠色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談及銀行機構發展綠色金融面臨的困難,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表示,綠色金融範疇內,目前國內綠色信貸發展得較為成熟,其中以國有大行為代表的銀行機構是重要的參與主體。與此同時,銀行機構對綠色項目識別困難、識別效率較低的問題普遍存在。
“目前諸多銀行對綠色項目的識別以人工為主,識別機制較為粗糙。搭建評估模型,引入AI技術,對相關企業或項目進行科學的量化評估,進而影響貸款定價等,或將成為未來綠色信貸的發展方向。”馬駿説。
建立健全各類金融市場,引導資金向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領域流動,成為推動亞洲綠色金融市場發展的關鍵。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科特·莫裏斯認為,部分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市場欠發達,這將削弱其應對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的彈性和韌性,因此要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吸引國際國內投資者。“發展碳市場也非常關鍵,這能夠幫助我們為應對氣候變化獲得更多融資。另外,各國探索跨境分配碳信用也是一個可能的選擇。”
“綠色融資領域亟須耐心資本的支援。”絲路基金董事長朱雋表示,撬動更多私人資本加入可持續投資領域方面,公共部門和開發機構可以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比如,可以採取混合融資方式,發揮杠桿效應。“目前國際上實行的方式是公共部門和多邊基金第一個進入領域,先行承擔風險,達到收益上限以後退出,將更多收益留給私營部門,這樣就可以提高項目對私營資本財務吸引力,同時彌補綠色可持續投資的資金缺口。”朱雋如此解釋。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首席執行官布萊恩·佩斯科認為,應當進一步發揮債券市場對綠色金融發展的作用。包括繼續加大可持續債券的發行規模;繼續推行實施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標準;開放新的資本流動走廊,支援資本流動的全球化,通過發展債券市場和回購市場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援應對氣候變化。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