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年會上表示,目前來看,全球經濟的發展情況仍處在低水準均衡點,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發達經濟體尚未復蘇是全球經濟增長繼續下滑的主要原因。
林毅夫指出,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影響了全球貿易增速。2008年以前,世界經濟增速4.5%左右,貿易增速達到經濟增速的2倍以上,2008 年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一直沒有復蘇,貿易增速也低於世界經濟增速。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中國受到的影響最大。2008年前中國年均出口增長高達 18.1%,現在已遠低於這一歷史水準。這種出口增長的放緩,不僅導致了産能過剩,還影響了民營經濟的投資,進而影響了就業機會和家庭收入,最終對消費增長也産生了負面影響。
面對這一形勢,林毅夫認為,政府需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靈活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應對。由於中國政府的負債水準相對較低,政策空間還相對較大,即便傳統産業也有追趕空間。他表示,只要把政策空間利用好,把傳統産業趕超、技術創新的空間利用好,再加上必要的改革,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將在5%以上。
“如果中國經濟增長5%,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還將上升1 個百分點,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林毅夫説。
談到“新質生産力”,林毅夫指出,生産力的提升主要依賴技術創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在新質生産力提升方面還有三大優勢:第一,由於新經濟技術創新研發週期短、金融資本投入少的特性,主要依賴人力資本,中國在新經濟技術創新上具有顯著的人才優勢;第二,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技術一旦突破就能迅速投入市場,成本降低競爭力也會增強,就有機會將標準推廣至全球,比如當前美國下載量最大的5個APP中就有4個是中國開發的;第三,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産業配套體系,比如;特斯拉在中國投資建廠後,短時間內實現了大規模生産,公司股票估值飆升。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