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2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些發展中國家本身面臨較大債務壓力,疫情暴發後更加重了這種情況,但“不能輕易提債務‘剃頭’或者消債”,因為這樣容易帶來道德風險,同時引發其他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債務風險持續上升。為應對這一問題,中國參加了G20對最不發達國家的緩債倡議。在G20第一輪緩債中,中國共計對23個國家的官方債務進行了緩債,緩債金額超過了13億美元,是G20國家中緩債金額最多的國家。目前G20相關方面正在開展第二輪的緩債工作。近期,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同意延長緩債倡議至2021年底。
周小川表示,當前中國積極參與G20的一些緩債倡議,但“不能輕易提債務‘剃頭’或者消債”,因為這樣容易帶來道德風險,同時這也會造成發展中國家自身國際評級下降和新融資困難。
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外債來自發達國家的官方資金,但也有部分是商業性資金,這些資金很多是民眾在金融機構中的存款,或者是金融機構發放的債券。所以,周小川説,在處理這些債務的時候,也要認識到情況的複雜性,要防止損害投資人和普通民眾的利益。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也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表示,當前,緩債是在特殊時期幫助債務國平滑償債壓力,對債務償還作出的適當調整。它不是減債也不是免債,也不能借這個機會來挑撥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而損害中國的利益,來“剪中國的羊毛”。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