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了強勁韌性。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為1.35萬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0.7%,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比重達到29.1%。
在去年全球貿易哀鴻遍野的背景下,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何以實現“逆勢”增長?正在此間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與會人士道出其中“奧秘”。
跨歐亞運輸國際協調理事會秘書長根納季·貝諾夫認為,疫情對全球貿易顯著的衝擊主要體現在供應鏈和産業鏈遇阻。而“一帶一路”沿線貿易正是通過交通運輸的緊密聯通為貨物貿易增長創造了有利環境。
除了“物物聯通”之外,國際移民組織駐華代表柯吉佩表示,人跟人和諧共處也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貿易復蘇的重要變數,“一帶一路”交通除了帶來“物力”,也帶來了貿易復蘇亟需的“人力”。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部分為發展中國家,很多國家的經濟優勢以資源輸出型為主,並沒有完備的醫療物資生産線。柯吉佩對此認為,疫情期間,中國跨境電商通過“一帶一路”中歐班列輸送了重要的防疫物資,進而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的貿易築起了一道有力的“抗疫線”。
面對疫情的衝擊,中歐貿易“逆勢”創下佳績。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與歐盟商品貿易總額達5860億歐元,同比增長逾4%,中國也一躍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在馬士基(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彥辭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中歐班列的穩定開行。隨著疫情形勢趨好和交通運力的回升,他認為,中歐班列有望繼續在雙方貿易中扮演重要動力源。
當前,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的逐步普及和部分地區疫情的有效控制,全球貿易往來似乎也有了更多利好因素。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又該如何更好地推動貿易回到“快車道”?
柯吉佩強調,“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涉及領域廣,各方在投資項目之際可考慮到如何更大程度為沿線地區和國家民眾謀福祉,讓更多人參與其中。此外,在跨地域人員流動問題上,或可納入中國相關防疫經驗,更好地促進人員管理和流動。
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5611份,新簽合同額1414.6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5.4%。保利集團董事長劉化龍從企業的角度分析稱,“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和相關國家搭建了很好的貿易暢通平臺,企業在“走出去”的同時也應帶去“溫度”,向當地員工介紹中國防疫的基本經驗和做法,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彥辭表示,中國是基建大國,“一帶一路”沿線的建設不僅聯通了各地區,還降低了各地區物流費用與成本。“我覺得中國這些方面有很多很好經驗,能夠和我們歐洲的國家進行分享。”隨著中歐投資協定的推進,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歐洲農産品和商品能進入到中國市場,雙方經貿關係能走得更深、更實。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