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博鰲首場分論壇熱議普惠金融 消費和農業成亮點

  • 發佈時間:2015-03-27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26日,參加2015博鰲亞洲論壇的專家認為,無論是農業領域還是消費信貸領域,普惠金融是大勢所趨,網際網路則是重要推手。

  “普惠金融有其特點和優勢,將來傳統金融也會朝這個方向發展,即傳統和新金融的結合體,將用大數據的方法對貸款企業和個人進行分析然後放款。這種融合的趨勢、向普惠金融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金電聯行董事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范曉忻對記者説。

  目 標 瞄向消費領域和農業

  隨著金融改革的推進,金融準入已逐步放開,政府允許有條件的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並且要求“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設限額”,同時,進一步深化農信社改革,另外,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也被視為能夠協調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的重要角色。金融的普惠趨勢正在依託金融機構和服務主體越來越豐富而迅速蔓延。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常態下,不僅我國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轉變,生活方式也要轉變。過去10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也積累了很多矛盾,一些行業産能過剩,佔到全球産量的30%甚至更高,足以説明經濟發展中一些行業出現了重大問題。銀行資金是實體經濟運作的血液,要高度重視銀行和經濟之間的關係。實體經濟轉型中,銀行一定要根據産業政策制定信貸政策,不能再支援過剩産能了,對符合國家戰略的新興産業要加大支援力度。”

  正因如此,普惠金融概念被整個金融市場所重視,其背後正是消費信貸、新型農業等信貸需求的支撐。

  “我國經濟要由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轉變,發展消費金融符合趨勢,各個商業銀行也調整自己的信貸資産結構,所以一個時期以來,大的項目貸款的增速有所下降,消費貸款的增速有了提升。從總量講,消費貸款投放還是要少於大的項目貸款的。不過,未來會有一個長期的趨勢,小額的分散的貸款增速、佔比會逐漸提高。”呂家進説。

  就消費領域的金融服務而言,目前多家銀行將零售業務作為重點,比如,平安集團將調整旗下多個相關業務,整合包括平安直通貸款業務、陸金所轄下的P2P小額信用貸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三個模組的業務管理團隊,整合成統一的“平安普惠金融”業務集群。

  民生銀行在2014年7月重啟消費貸款領域的業務,圍繞住房這個中國家庭消費最大支出發力,重點推出房屋按揭産品,同時提供家庭綜合消費貸款、消費微貸、汽車消費等品種。中信銀行則是成立消費信貸部,包括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以及多家城商行都紛紛涉足消費金融公司。

  “就三農領域而言,農民貸款難、農民貸款貴的問題依然突出,普惠金融提出來,就是要讓農民貸款容易,而且貸款的人很多。”海南省農信社聯合社理事長吳偉雄表示。

  吳偉雄稱,“過去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貸款利率一般都在25%左右,為什麼那麼高?因為小額貸款貸出去很多收不回來,利率不那麼高,商業就不可持續。另外,很多人拿不到貸款,客戶多,單筆授額小,經營費率高,又缺少抵押物,然後還款風險還大,這是普惠金融面臨的難題。”

  目前,按照海南農信社的經驗,“海南農民的貸款利率在15%以下,一般都在7%到8%,最高是15%。只有這樣,農民拿到這筆貸款,再加上政府還有一些貼息,比如海南政府拿了不低於5%的貼息,所以到農民手上的貸款利率就不高。”吳偉雄説。

  推 手 網際網路技術是重要手段

  實際上,普惠金融不再單單依靠傳統金融機構通過設實體網點的方式大面積鋪開,網際網路技術早已成為重要手段。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我國面臨第二次新的數字技術革命,無線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帶來的變化都是滿足碎片化的需求,這是未來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而小額信貸、普惠信貸、網際網路金融都會在第二次數字技術革命的支撐下,更好地管控碎片化需求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另外,小額信貸促進了小額消費,帶動消費的強勁增長,這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也有正向作用。

  “網際網路金融在全行來説已經制定了新的規劃,正在積極推動,希望能夠通過5年建設,使我們銀行的IT系統能形成基於網際網路的規劃系統。當前,我們銀行以移動智慧終端,手機銀行作為發展的重點,我們手機銀行已經有1億用戶,手機銀行的重點就是解決消費,下一步還要把信貸這些業務做起來。”呂家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對於農村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呂家進認為,除了農村的手機做簡單的支付、轉賬、各類費用交納之外,必須和農村電子商務結合起來。“郵儲銀行的控股子公司郵政集團,正在農村做一個廣泛的電子商務平臺,名叫‘郵掌櫃’,和廣大農村(行政村)的超市結合起來,將城市裏一些高品質、高端商品,比如日用品、糧食等,通過這一平臺輸送到農村去,同時,把當地農村的特色産品上網,通過這一平臺方便城市的人購買,以此來支撐農村的電子商務。”呂家進説。

  范曉忻稱,以前傳統金融體系很多領域支援不到,而網際網路金融效率比較高,速度比較快,很多都是線上上進行,如果符合條件,那麼貸款等直接融資的産品就可以直接對接上。未來小額貸款的增長會比較快。

  合 力 需協同互補和差異競爭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表示,現在世界各國的信用合作社都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就用行政的力量把金融服務,特別是存款服務、結算服務鋪到了鄉鎮。國外很多人覺得中國沒有普惠金融,其實中國的金融機構不計血本地深入到了鄉鎮,這是很多國家所不具備的。我們當初的信用站基本上在每個村裏面都有,但是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商業可持續。這是計劃經濟的指導思想所造成的。

  吳曉靈認為,在中國這樣的金融環境下,如果新生的合作金融還要走吸收存款、發放貸款道路的話,此路不通。

  “商業金融決定了不可能把分支機構鋪到這麼下的下層去,採取零售批發的模式是比較好的。但是農村的弱勢性和高風險性,決定了沒有政策支援是不可能的。因而還有一個腿,就是必須要做好財政的扶植工作,就是對農村政策金融的支援。在農村的金融體系當中,商業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金融的定位應該更加明確,形成合力,這樣才有利於形成一個為農業發展服務的金融體系。”吳曉靈説。

  呂家進建議,各級財政出資建立風險補償金或者擔保公司,是最有效、最快的方式,對於解決農村地區融資難、融資貴很有效。要把財政補貼轉變為風險補償金、轉變為擔保基金,這樣更有針對性,有一個杠桿放大倍數。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認為,如果沒有有效的金融體系支援,再好的政策都不可能真正落實。農村金融是具有商業可持續性的業務,就是説不需要補貼,不需要政府給予優惠政策,就能基於一般的商業原則、一般的金融原則來維持自己的運作,這是與市場經濟相一致的。

  “網際網路金融和傳統的金融應該是互補的關係,農村金融、小微企業等金融服務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不是一個供給過剩的問題,希望更多的網際網路金融、私營金融機構和傳統的金融機構形成協同發展的互補的局面,發揮各自優勢。”呂家進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