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4月經濟成績單陸續發佈 PMI和房價指數首先揭曉

  • 發佈時間:2016-05-02 09:3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央廣網北京5月2日消息(記者呂紅橋 高敏)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以開門紅完美收官。4月份,作為二季度的開端,又將交出一個什麼樣的成績單呢?4月經濟數據,從昨天開始陸續發佈,首先揭曉的是: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和房價指數。

  宏觀經濟企穩,去産能仍是重要任務。

  國家統計局昨天(5月1日)發佈了4月份中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1%,連續兩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創下近兩年新高。

  4月份,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1%,環比微微回落0.1個百分點,走勢平穩。而兩個月前,由於節日效應,製造業活動低迷,PMI曾下降到49%的最低點。而目前,這個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創下近兩年新高,這是否意味著宏觀經濟已經企穩呢?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説:“早在第一季度經濟分析的時候我就講過,3月份我們各項指標都明顯好于1,2月份,可以推導出二季度會保持一個持續穩中向好的狀態。所以,現在看4月份的PMI,也進一步説明瞭這一點。”

  製造業PMI指數中,有兩個細分數據需要特別留意。一個是原材料庫存指數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繼續下降。另一個與此相對應的數據是,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57.6%,環比大幅上升2.3個百分點,創下近兩年新高。哪些因素推動原材料庫存下降,價格大漲呢?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總經濟師陳中濤分析: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也在上漲。鋼鐵、煤炭行業去産能、去庫存,這些利好也帶動了國內市場鋼材、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可能有觀望的心態,減少採購,先消化庫存。

  鋼鐵、有色金屬價格的大幅上漲,説明市場需求旺盛。但也有報道説,這樣的背景下,一些關停的鋼鐵煤炭企業,開始重新恢復生産,這會不會影響我國的去産能進程呢?姚景源認為,這個問題確實值得關注。

  姚景源説:“我覺得我們確實還是要看到更深層次,就是儘管這些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升,但是總的來説,我們還是産能過剩這樣一個基本狀態。所以,去産能還是一項重要任務。”

  非製造業保持持續增長

  4月份,我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5%,比3月份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持續位於擴張區間,表明我國非製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9.4%,連續兩個月回升。建築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6.7%,比3月上升3個百分點,創下新高。陳中濤指出,投資加快是建築業活躍的主要原因。

  陳中濤:“最近兩個月,投資回升還是比較明顯的,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增速也有所提高,新開工項目增速明顯加快,房地産開發投資也是回升的。投資加快了,肯定會帶動建築業的上升。”

  房價:一線城市集體退出房價漲幅榜前十。

  今年年初以來,北京、上海、深圳三個一線城市房價大漲,之後,這些地方相繼出臺政策為樓市降溫。這些政策的效力逐步顯現,一線城市樓市交易量大幅回落,價格上漲也出現趨緩的現象。

  這些改變也體現在了中國指數研究院5月1日發佈的百城價格指數裏:今年4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146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45%,漲幅收窄0.45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在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71個城市中,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惠州、昆山、中山、廈門、蘇州、廊坊、南京、珠海、東莞、武漢,由此可見,漲幅前十的城市裏已經沒有了一線城市的身影。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分析,這主要是受一線城市樓市政策縮緊的影響,市場上的投資需求轉移到了周邊城市。

  楊紅旭認為,一線城市的樓市表現,是3月下旬調控升級之後的一個合理反應。周邊一些城市像廊坊、東莞、昆山、惠州主要是受大都市限購、房貸升級之後,部分投資需求被擠出。少數二線城市,像合肥、南京、廈門、武漢,屬於比較強的二線城市,土地市場非常火爆,地王頻出,房價還是保持著一個強勢上漲。

  一線周邊城市以及熱點二線城市房價上漲

  在北京工作的李女士,最近正考慮要到河北廊坊去買房。

  李女士説:“因為在北京買的話房價太高 ,而且調控也越來越嚴。主要廊坊也有高鐵,半個小時左右的,覺得在上班這個路程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一次,北上廣深都沒有進入百城住宅均價漲幅的前十。數據顯示,四大一線城市環比漲幅分別是2.03%、0.92%、1%,2.84%。毋庸置疑,調控政策的效果開始迅速顯現。以上海為例,3月25日,上海發佈9項房産新政,其中從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和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購房者的影響尤為突出。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顧金山説:“從自購房之日起計算的前三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兩年以上,調整為自購房之日起連續繳納5年及以上。對擁有一套住房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一線周邊城市以及熱點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隨著樓市政策變化,漲幅將逐漸趨緩。而對北上廣深來説,雖然成交量下降,但價格還是相對堅挺。

  楊紅旭:“比如像廊坊,其實對三縣一市政策已經收緊了,市場出現過一些波動,價格漲幅還不小,因為成交量會先變化,價格會後變化。目前全國的市場還是在繼續回暖的,全國市場往上走的時候,一線城市即便是調控之後,量縮了,但價格不容易下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