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寧吉喆:供給側結構調整已經出現積極效應

  • 發佈時間:2016-03-14 18:51:40  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婧 劉茸  責任編輯:吳起龍

  3月1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閉幕。閉幕式開始前,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表示,今年1、2月,國家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春節期間,旅遊收入呈現兩位數增長。“公費旅遊下來了,大眾旅遊上去了,公費吃喝下來了,大眾餐飲上去了。”

  寧吉喆表示,從統計數據表明的情況看,1至2月,國家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一些方面出現積極的變化,總體平穩主要表現在就業穩,內需穩,物價穩。一、在就業穩方面,國家統計局對31個大城市的失業率進行調查,根據調查數據,1、2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失業率略降低了0.1到0.2個百分點。二、內需穩是今年1、2月份的重要特徵。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2%,與去年12月份相比,有較多的提升。消費也保持平穩,同樣增長了10.2%。所以中國經濟靠內需拉動態勢比較明顯。三、物價穩,1、2月CPI上升了2%。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還有較大的空間。

  寧吉喆介紹,從一、二、三産業的情況看,服務業有較快增長,去年服務業比重已經超過50%,今年1至2月份,這個結構進一步朝著優化的方向發展。雖然工業增速略低,但是服務業增速比較高,服務業生産指數在8%以上。另外,投資內部結構,也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高耗能産業投資比較低,高技術産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比重上升比較快。從消費看,服務性消費很火。春節期間旅行收入都是兩位數增長。公費旅遊下來了,大眾旅遊上去了。公費吃喝下來了,大眾餐飲上去了。

  寧吉喆還表示,新經濟呼之欲出。中國的機器人産量1、2月增長17%,新能源汽車增長一倍以上。粗鋼的産量下降5%多,其中有色金屬産量下降4%多。供給側結構調整已經初見積極效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