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媒體:中國或面臨最嚴重的“過早去工業化”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2-23 09:14:05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青木 賈文婷 丁雨晴 陳青青 屠麗美  責任編輯:王斌

  機器人來了,人類大面積失業?

  德媒稱,最不會被替代的是醫生、化學家和物理學家

  “你的工作將在20年內不復存在:到2036年,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將‘淘汰’所有人類工人。”這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員、世界級人工智慧專家維威克·沃德瓦的一個論斷。最近,圍繞機器人的討論日趨激烈,對很多人來説,科幻小説中機器人控制人類的場景仍很遙遠,但機器人搶走人類工作卻現實得多,因為這一場景一直在發生“如果機器人有能力從事幾乎所有人類的工作,人類該怎麼辦?”一些人發出疑問,這也是一些科學家的警告。不過也有人斥責這種説法“危言聳聽”,因為過去的經驗證明:“工作永遠不會沒有。”

  中國機器人餐廳這樣説

  “在衝壓車間,橘黃色的機械手臂吸附起巨大的車身部件,機器人通過攝像頭、鐳射等技術檢測成品;在組裝車間,機械手臂拿著螺絲進入駕駛室,擰上螺絲後全身而退;在焊裝車間,機器人完成98%的工作……”這是賓士德國辛德爾芬根“機器人工廠”的場景。

  “機器人負責接待登記、退房以及搬運作李。只要輸入房號並放上行李,機器人就會送到客房門前。整個運輸過程平穩,碰到人類其感測器可自動識別,馬上停下來避免發生碰撞……”這一幕發生在日本長崎縣的豪斯登堡酒店。

  “不妨瞅瞅在三門峽某農家樂餐館端菜的新機器人;或者看看青島某飯店的機器人‘特特’,它不僅能輕鬆上菜,還能與人進行200多句對話;看看義烏某飯店的機器人……”美國小發明(Gizmodo)網站關注了中國的機器人送餐員。

  上述情景有同有異。前兩者是機器人取代人來工作,第三者則是“噱頭”。《環球時報》記者21日打電話到“青島愛特機器人餐廳”,該店服務員説:“我們已經換模式了,去年做快餐時用機器人,生意還挺紅火;現在生意擴大了,改成飯店了,就不用機器人。”記者隨後聯繫成都“歡天寨”機器人餐廳,了解到這家餐廳有7個機器人:4個跳舞,1個迎賓,2個點菜送餐。服務員表示,並非用機器人取代服務員,而是為了招攬生意。但相同的是,機器人真實地在我們身邊從事著某種職業。

  “在一二十年內,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就幾乎能夠從事人類所有的工作。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沒有工作’的未來。我知道這聽起來很駭人,但這是科技的現實。”英國《每日快報》援引人工智慧專家維威克·沃德瓦的話説,“你將開始看到一種又一種職業接連消失”。

  今年初,世界經濟論壇發佈報告稱,5年後510萬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搶走”。那麼,哪些崗位容易被搶?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報告認為,女性將是機器人取代人趨勢中最大輸家,因為她們的崗位主要集中在低增長或下滑行業,如銷售、辦公室和管理。《日本經濟新聞》稱,研究發現,網路維護員、建築施工人員和計程車司機等職業被代替的可能性較高。英國《金融時報》提到,機器人對卡車司機、分析師和財經記者的工作構成了威脅。美國得州萊斯大學資訊科技研究院主任瓦爾第表示,藥劑師、獄警、調酒工作等越來越多的工作都可以被機器人取代。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全球著名科技公司正競相設計世界上最出色的人工智慧,汽車産業正斥鉅資研發機器人,為一個不需要司機的世界未雨綢繆。德國《世界報》稱,在德國,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辦公室文員,其次是郵政和快遞服務,排第三的是銷售人員和清潔人員。最不會被機器人代替的行業是醫生、化學家和物理學家。

  發展中國家受影響最大?

  “辛德爾芬根工廠自1971年就開始使用機器人”,賓士公司的資深工程師斯滕格萊恩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目前公司3.5萬員工中,有4500名機器人員工。機器人和工人共同為賓士生産汽車。

  在德國,機器人應用廣泛。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14年,德國每一萬名製造工人配備有292台工業機器人。根據德國工程協會的數據,德國工廠目前服役的機器人約為20萬台,2025年預計將達到100萬台。

  德國媒體同樣關注工人的崗位問題,因為工業機器人正從汽車製造車間,逐漸延伸到各行各業,甚至進入軍隊。“機器人和電腦取代6萬名勞動者”,德國《法蘭克福彙報》引述紐倫堡就業市場和職業研究所的報告稱,未來一年,“工業4.0”將在德國創造43萬個新崗位,同一時間49萬工人失業。

  在世界機器人生産企業四大巨頭中,日本企業佔據半壁江山。為保持這一優勢地位,日本政府提出《機器人新戰略》,要讓機器人遍佈日本社會。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去年發佈研究成果稱,在10到20年之內,日本49%人類勞動或將被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代替。

  此外,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安迪·霍爾丹估計,英國大約有1500萬個工作崗位——約為總量的一半——可能受到自動化威脅。牛津大學馬丁學院2013年得出結論,未來20年,美國47%的工作崗位將受到自動化的威脅。但有分析顯示,自動化和機器人的進展將對世界最貧窮國家産生最大破壞效果。

  據《金融時報》報道,花旗銀行和馬丁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尼泊爾、柬埔寨、中國、孟加拉國和瓜地馬拉等國家面臨最嚴重的“過早去工業化”風險。其理由是,隨著機器人取代工人,低收入國家將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喪失這種優勢,與高工資國家在成本方面不相上下。此外,窮國當前的低工資水準意味著,它們有更多很容易被自動化、最終將被取代的工作崗位。

  “確實如此,但不是發展中國家,而是智慧開發程度低的國家”,中國自動化學會秘書長王飛躍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説,“這些國家,過早或過快的去工業化都會有問題”。

  人類真的會變得多餘?

  人類真的會因機器人的涌現而多餘嗎?富士康集團自動化機器人事業處負責人戴家鵬博士對《環球時報》表示,目前為止,集團機器人所做工作仍是比較簡單或是危險的工種,而非靈敏度很高的工作。此外,從某些生産線的特定成本考慮,“不是每一個工種都非得用機器人,那樣也太貴了。”

  “工業機器人的出現,是為了把人從比較惡劣的工作環境或極限環境解放出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高級副總裁于振中對《環球時報》説,對於一部分機械式、高重復性工作,機器人可以代替人,提高生産效率,但有一部分要求智慧化、精細化程度較高的工作,仍然需要工人來完成。“比如,當對上百個手機零件進行裝配時,機器人受限于視覺和觸覺,無法取代人來完成這類工作。”

  但對失業問題的疑慮並非沒有道理。歷史上,當工業革命帶來的機器令人類相形見絀時,在英國就曾爆發紡織工人搗毀取代人工的機器的盧德運動。另一段歷史則顯示,也許不需要恐慌。上世紀60年代,對自動化和失業的擔憂達到很高程度,以致美國時任總統約翰遜創立了一個委員會來研究就業和生活受到的影響。這個委員會最終得出結論稱,不存在大規模失業的風險,“基本事實是,技術消滅了工作崗位,但沒有消滅工作。”《金融時報》稱,該委員會的結論被證明是正確的。在當時的自動化浪潮以及之前和之後的浪潮中,總體就業水準得以保持,新崗位取代了舊崗位。

  王飛躍也認為,機器人不但不會使大批人失業,反而會創造大量新崗位。“請問工業化讓哪個農民餓死了?或者生活水準下降了?”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説。

  在紐倫堡就業市場和職業研究所學者韋伯爾看來,科技進步和新風險總是並存,但因此説我們就會沒工作幹了,卻是危言聳聽。實際上,自1959年美國人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以來,確實使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原來的工作,不過,企業卻創造了更多的工作。

  德國漢諾威大學機器人專家普拉德告訴《環球時報》,未來的智慧工廠不會變成“無人工廠”,而是“人機協作的工廠”。即使機器人也會被淘汰,所以需要不斷改進。而這些都需要人來完成。

  也有人認為,這次與以往不同。“因為如今的人工智慧、機器人、3D列印和奈米技術等領域的突破性科技,不但正在穩步推進,有關數據還清晰表明其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美國《電腦雜誌》刊文稱。“我們正在到達一個拐點”,《機器人崛起》的作者馬丁·福特説,“在一定限度上,它們正開始像人類那樣思考。”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報告也顯示,提高自動化程度和在勞動力隊伍中引入人工智慧,未來5年將使15個主要經濟體失去710萬個就業崗位,而同期技術進步將僅帶來200萬個新工作崗位。

  不管誰是誰非,《第二個機器時代》的合著者埃裏克·布林約爾松的一句話值得重視:“我們正進入一個財富大幅增加、工作大幅減少的世界。這不應該是一件壞事;如果我們把它變成一件壞事,那將是我們的恥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