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稅收結構變化折射雙創效果 戰略新興成稅收主力軍

  • 發佈時間:2016-01-27 07:08: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梁敏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的稅收結構正在發生新的變化:2015年,傳統行業稅收持續低迷,與此同時,部分高端裝備製造業、醫藥、科研和技術服務行業以及新興資訊産業稅收增長較快,超過全國稅收6.6%的增速。稅收結構的積極變化表明“雙創”的效果正在顯現。

  稅收新主力萌起

  上證報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2015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情況已經出爐。

  受經濟下行、産能過剩及庫存較高影響,傳統行業稅收大多比較低迷,如汽車製造業稅收僅增長0.3%。相反,部分高端裝備製造業、醫藥、科研和技術服務行業以及新興資訊産業等行業稅收增長較快,發展勢頭良好。

  數據顯示,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稅收收入完成1870億元,增長8.3%,比製造業整體稅收增幅高3個百分點,其中江蘇、浙江和廣東三大産業集聚區電氣器材製造業稅收佔全國的57%,增長10.6%。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在分析數據時稱,“部分高端裝備製造業稅收增長較快,得益於創新力度大,産業集聚程度高,市場競爭力強。”

  事實上,創新的作用在技術密集型行業體現得更為明顯。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醫藥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稅收增速均為13%,領先製造業整體稅收增速7個多百分點。

  在眾多新興産業中,資訊産業是稅收增速最快的一個。2015年,全國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稅收完成1210億元,增長21.2%,其中北京、廣東、上海和浙江等主要集聚區份額佔全國的74%,浙江稅收增幅甚至高達57%。

  從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稅收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戰略性新興産業正在逐漸成為稅收“主力軍”。對於這種結構變化,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蔣震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這表明國家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支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取得顯著成效。”

  蔣震稱,“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物質要素投入因産能過剩走不通了,反而使得技術研發、創新驅動顯得更加便宜了,企業就會用更多技術來替代勞動力和物質要素投入,實際上這就是一個要素替代的過程,也是供給側優化的過程。”

  近年來,我國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逐年提高。科技部稍早披露數據稱,2015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預計達到1.43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一倍,其中企業研發支出超過77%。

  蔣震認為,隨著企業用更多技術投入來替代傳統的物質要素投入,可預見未來新興産業在稅收結構中佔比會越來越高。

  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

  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興起。這一年,中國平均每天新登記註冊的企業達到1.2萬戶,平均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

  而從稅收數據中也可以感知“雙創”的火熱。據國家稅務總局數據,2015年,江蘇國稅納稅企業新增30萬戶,同比增長28%;浙江國稅(不含寧波)納稅企業新增17萬戶,同比增長22%。

  在杭州夢想小鎮,2014年國稅登記企業戶數有25家,而僅僅一年後,這一數字就達到295家。這座小鎮上匯集了大批來自電子商務、軟體設計、大數據等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型創業企業。

  自本屆政府成立以來,“雙創”就成為重要施政方針。從2013年至今,一系列鼓勵“雙創”的政策陸續出臺。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內,中央層面已經出臺至少24份有關“雙創”的文件。

  步入2016年,國家支援“雙創”的力度仍在加大。李克強總理今年主持召開了三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有兩次會議都強調“雙創”,並出臺了更有力度的措施。比如,加大對科技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普惠性政策扶持,激勵市場主體增加研發投入。

  不過,在蔣震看來,“稅收優惠是引導産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最關鍵的還是要激發企業活力。其實,現在稅收結構的變化就是激發市場活力的一個結果。”

  他認為,去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優化政府職能的措施,比如簡政放權、負面清單政策等,這些措施再加上稅收等政策優惠的雙重發力,將會激發新興産業以更高速度發展。

  2015年全國及部分行業稅收增速

  環比增速

  全國稅收 6.6%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稅收 8.3%

  醫藥製造業稅收 13%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稅收 13%

  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稅收 21.2%

  第三産業稅收 7.6%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 23.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