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我國生物産業産值佔GDP比重達4.63%

  • 發佈時間:2015-07-24 06: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董碧娟  責任編輯:李春暉

  )我國生物産業産值近年來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2014年達到3.16萬億元,在GDP中的比重由30年前的1.28%上升到2014年的4.63%。我國已經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為核心的生物産業聚集區。在生物技術的支撐下,生物經濟正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之一。這是記者從今天在天津召開的2015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獲悉的。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説,近年來,中國政府對生物技術的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28%。我國生物技術發展取得了一批標誌性的新成果,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在支撐引領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萬鋼舉例説,重大新藥創制、重大傳染病防治等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為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提供新動力;生物製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肥料和生物育種等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工業等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健康服務、養老服務業的興起和發展,形成了醫療科技服務新業態。

  據介紹,2014年,全球生物醫藥領域風險投資、上市融資、並購重組總額達224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金融資本已成為推動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和金融資本深度融合,正在重塑生物領域的創新鏈與産業鏈,推動著産業的深刻變革,也給我國生物産業發展帶來了更多難題和挑戰。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在大會上指出:我國制藥企業約4700多家,多而散,銷售額和利潤率低,研發投入不足;當前我國醫藥創新的層次主要處於以仿製為主到倣創結合階段,仿製藥達96%,新藥市場被國際大公司産品壟斷;在産研聯盟上缺乏有效機制體制和運作實體。

  桑國衛點出了我國醫藥創新面臨的幾個關鍵問題:在科學監管方面,臨床準入時間長,過程管理弱,新藥註冊綁定生産許可;源頭創新能力和轉化能力不強;私有資本不願投入,早期研發支援不足;在市場準入上,招標採購週期長,各省流程不統一,創新藥無法及時進入醫保或招標採購目錄;智慧財産權保護有待加強等。

  “我國急需建立實現創新成果轉化的市場化推動機制。”桑國衛為我國攻克醫藥創新難題開出了“藥方”。他建議,政府應通過科研資助和市場化運作的早期風險投資基金的雙重模式,繼續加大對早期研發創新的投入,兼顧政策導向和市場機制。同時,打造完整的生物醫藥産業投資價值鏈,聯繫上下游産業投資團隊,建立由天使/政府早期投資及科研資助、創新藥物風險投資基金、後期私募基金以及産業巨頭互相支援的投資鏈。

  萬鋼表示,下一步,我國將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戰略規劃佈局、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完善人才政策機制、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促進生物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比如,我國將加強對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生物大數據等重大戰略方向的前瞻部署;加強對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生物環保等重大産業方向的培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