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12句話讀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 發佈時間:2014-12-09 11:48:55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1、這是本週中國經濟領域最大的事。

  今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北京召開,這是本週中國經濟領域最大的事。這次會議,將給2015年中國經濟發展確定基調。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會否下調,是否會降息、降準,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又會重點聚焦哪些領域等,大家都很關注。

  2、中國每年至少有三次“例行會議”與經濟全局密切相關。

  3月初召開的“全國人大”,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向代表彙報過去一年的工作,公佈新一年的計劃和指標。這些要點,一般來説在前一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基本確定。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由在這之前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確定。今年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的政治局會議,是12月5日召開的。

  3、2015年宏觀政策基調仍然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平衡。同時,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4、這次會議在經濟發展新常態思路下召開。

  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但一些趨勢性變化也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如何攻堅克難,堅持穩中求進,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人們充滿期待。

  5、2015年將是改革全面推進的關鍵之年。

  目前,存款保險、不動産登記條例、居住證管理辦法等在公開徵求意見。在專家看來,明年,金融改革、戶籍改革、土地改革國企改革、價格改革、“一帶一路”等有望獲得重點推進。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明年存款保險制度將正式推出,金融改革步伐將加快;在通縮壓力加劇的背景下,價格改革將加速,可能進一步放鬆對能源、公用事業價格的調控;房地産下滑將加劇國企和地方政府的財政困境,從而倒逼國企改革步伐加快。此外,預計還將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快戶籍改革和包括農地流轉在內的農村改革,以擴大內需。

  6、海內外輿論預計中國將下調2015年GDP增速目標。

  當前,預計中國將下調2015年GDP增速目標幾乎成為海內外輿論的一致判斷。摩根大通、花旗銀行,以及中國銀行、申銀萬國等中外機構近期發佈報告,不約而同地均預計明年中國政府會將經濟增長目標由7.5%左右下調至7%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會後的公報一般不會對外提及GDP具體目標,這一數據一般會在次年的兩會才會正式公佈。

  7、不少機構預計明年可能還會降息、降準。

  花旗銀行預計,為了穩增長,從現在至2015年上半年仍有兩次降息,隨著資本流出增加,降準的可能性也在上升。申銀萬國也指出,2015年中國的貨幣政策將處於“穩健”的上限,即實質上的穩健偏寬鬆狀態,預計2015年至少有一次降準和降息。

  “明年是否降息、降準,需要根據明年經濟運作情況、通貨膨脹水準等相機抉擇,總體來看,穩健的基調不會變,貨幣政策全面放鬆的可能性不大。”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説。

  8、城鎮登記失業率,也是核心經濟指標之一。

  自2009年以來,國家公佈的目標一般是控制在4.6%以內,一直沒有變化過。

  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更加重視社會大局穩定,特別要重視做好就業和扶貧工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從目前情況看,明年在就業和扶貧上還會有進一步動作。

  9、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主要追求産量增長和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向數量品質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轉變。

  據了解,農業部門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包括改良酸化、鹽漬化等障礙性土壤,培肥地力,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深耕深松,保持耕地的肥力,促進水資源有效利用等。

  10、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突出“三大重點”。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中的突出問題。中央提出,要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繼續實施區域總體發展戰略,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11、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服務業“雙支撐”作用,未來可能會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

  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動傳統産業向中高端邁進,促進大眾創業、大眾創新,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出,下一步要通過相關政策和制度安排,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鼓勵社會資金和民營資本參與投資,從金融、財稅、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為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12、國際收支平衡,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

  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復蘇,美國正式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將導致資本流出新興經濟體,我國也面臨資本外流壓力。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對外投資保持較快增速。

  有人預計,未來我國國際收支可能出現拐點,從多年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格局轉向基本平衡甚至出現逆差,由此帶來人民幣雙向浮動、跨境資本和貿易雙向波動的趨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