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滴滴新一輪“補貼”戰開打 千億市場待開拓
- 發佈時間:2014-11-29 00:31:05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孫業文
快的和滴滴又一輪“補貼”大戰已開打。兩家旗下的專車服務品牌“一號專車”和“滴滴專車”又開始新一輪推廣戰。
相較于計程車業務,面向高端商務人士的專車業務無疑具備更多盈利空間,從而成為打車app公司下一個重點領域。不過與打車軟體“簡單粗暴”的行銷模式不同,商務專車的玩法更為多樣化,口碑、用戶體驗是各家公司關注的焦點。
3000億市場待開拓
近期,快的和滴滴兩大打車軟體都紛紛推出自家專車優惠補貼,優惠券幅度在10-40元/張不等。這意味著商務專車服務已進入“燒錢圈地”階段。
與計程車市場不同,商務專車業務目前已漸漸成為各家打車軟體公司的業務重點。一號專車CEO李祖閔表示,專車市場尤其在一線城市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增量市場,規模至少在3000億元上下,目前各家也只是做了這一市場的零頭。
分析人士指出,長久以來,一線城市的商務專車服務提供商較為分散,還沒有形成大型商務專車提供商。許多商務人士的商務出行主要有相熟司機或者租賃公司提供,市場集中度低,提供服務還難以做到標準化。與市場空間相比,目前行業服務水準還處在較低水準。不過,分散的市場為巨頭進入進行整合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相較于打車軟體“砸錢換吆喝”的商業模式,商務專車服務價格是計程車2至5倍,無疑具備更大盈利空間,這也吸引各家巨頭開始跑馬圈地。
目前進入這一市場的公司包括易到、uber、滴滴、快的、AA以及百度等多家品牌。由於盈利模式清晰,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用戶體驗+口碑是重點
與計程車不同,專車市場高頻用戶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商務人士,這些消費者對服務價格彈性較小,更加看重服務品質、口碑和用戶體驗。因此,在專車大戰中,小額補貼已不是行銷戰重點。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打車app可以為計程車乘客進行資訊引流,但計程車服務是一個高度同質化市場。打車app在車內環境、司機服務和用戶乘車體驗豐富程度上沒有太多影響能力。而專車業務相對較高的價格決定其應該擁有更高附加值。專車用戶在乘車時往往不僅有出行需求,對於體驗的挑剔實際上考驗著各家産品的內功。
從目前一些專車用戶評價反饋來看,各家專車在服務方面可謂費盡心思。除了提行李等軟性服務外,硬體方面,充電線、Wi-Fi環境已是標準配置。一些專車還配備嬰兒座椅。面對北京的霧霾環境,甚至有些專車還專門配備車載空氣凈化器。
李祖閔表示,中高端客戶對價格並不敏感,更加注重口碑和用戶體驗。因此針對這一類用戶的行銷不能只注重廣告和小額補貼,提升服務水準和用戶體驗是各家重點發力方向。
此外,一號專車近日對媒體表示,將在全國啟動“千人體驗團”用戶體驗計劃,並計劃于12月1日上線,為期1年,計劃投入約600萬元。
對於招募方式,李祖閩介紹,一號專車的“千人體驗團”有兩種招募方式:第一是報名制;第二是邀請制。其中,報名制面向全社會開放,消費者登錄一號專車官方網站,在相關頁面填寫報名資料即可參與報名;邀請制則是定向邀請,範圍包括一號專車合作夥伴,如航空公司、五星級酒店、銀行信用卡等俱樂部的高級會員。李祖閩表示,目前一號專車已成立專門的用戶體驗服務團隊,跟進此次體驗活動進度。
在未來一年中,一號專車每個月都將招募1000名體驗者。每位體驗者均能獲得一份500元專車體驗卡,以及一號專車的“千人體驗師”身份。根據計劃,每位體驗者需在獲得體驗卡後兩周內,完成不少於3次的一號專車體驗,並在每次用車服務結束後登錄一號專車官網填寫用戶體驗報告。
由此看來,專車市場核心競爭仍是用戶體驗,主要傳播手段更多要靠口碑,激烈的競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