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ITA如何影響中國:關鍵設備仍將受制於人

  • 發佈時間:2014-11-24 11: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一些美資企業將設備關鍵零部件運到中國組裝,然後出口到美國,一來一去看起來是中國企業,其實還是他們自己在玩,中國産業界參與度很低”

  2014年11月12日,中美領導人在APEC峰會期間就儘快恢復和結束世界貿易組織[微網志](WTO[微網志])框架下資訊技術協定(ITA)擴大産品範圍談判達成雙邊共識,成為此次兩國元首會晤的一大成果。

  ITA是WTO框架下旨在將資訊通訊技術産品關稅降為零的多邊協定,1997年由39個國家和地區在日內瓦簽訂。2003年4月,中國在加入WTO後成為ITA第43個參與方。

  然而ITA生效16年間,産品目錄幾乎沒有任何變化。2012年,各國同意就協定擴圍談判。

  如果此次擴圍協議成功,將是WTO成立19年以來第一份關稅減讓協議。由於中國在目前國際貿易體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在此次談判中的態度和成果,將極大影響WTO所代表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未來。

  然而2013年11月,美國卻宣佈退出ITA擴圍談判。當時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的聲明説:參與擴圍談判的各參加方發展水準不同,對擴圍産品的利益訴求存在差異,實屬正常。但美方的要價遠遠超出中方産業的承受能力,是談判至今未能達成協定的根本原因。

  他説,中方知道,美方迫於其具有強大競爭優勢的産業的壓力,不願讓步,但美方無視處於弱勢的中方企業的訴求,無視兩國企業競爭力的巨大差異,這是中方無法接受的。

  具體而言,作為資訊通訊技術産業鏈上不同分工的國家,中國正在努力提高自身産品的附加值,因此需要通過擴大敏感産品清單,保護産業發展。

  目前在ITA之外,中國還在參與服務貿易諸邊協定(TISA)與多個雙邊自貿區談判。自加入WTO開始,中國參與國際貿易談判的關鍵其實仍是自身産業水準。

  中國的態度

  ITA談判主要涉及電腦、半導體等資訊通訊技術。中國是所有主要的資訊通訊技術産品的最大出口國,也是最大的資訊通訊技術産品進口國。

  中美之間的相關談判自2012年9月開始。在ITA擴圍談判過程中,中方曾就一些問題多次協調國內相關産業,改善出價條件。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醫療器械部主任蔡天智曾參與ITA協定的前期談判,他告訴《瞭望東方週刊》,在ITA涵蓋的眾多産業産品中,醫療設備是國際化水準較高的領域,目前其平均進口關稅在4%。

  “出於保護民族企業的考慮,稍微保留一定的醫療設備進口關稅是有必要的,起初中方産業界人士提出保留1%至2%關稅,但是基於談判過程中對整體産業利益的維護,最終還是放棄了保留醫療設備少許進口關稅的要求。”他表示。

  ITA擴圍談判曾包括190種産品的免稅清單以及250種産品的免稅磋商清單,希望最終廢除進口關稅,刺激貿易。

  中國則一度在談判中提出了約有140種産品的“敏感産品”清單,其中57種希望能從ITA免稅清單中刪除,其餘産品經過較長時間逐步取消關稅。

  到2014年4月,商務部下屬機構的官員曾在公開會議上透露,當時中美之間的分歧大大縮小,“目前還有十幾項産品存在比較大的分歧。”他在會議上列舉了多元積體電路、醫療器械和科學儀器三個産品類別。

  其實ITA各參與方在諸多方面都存在分歧,比如在“消費類電子産品是否應該納入減稅清單”、“非關稅壁壘是否應加入ITA”等問題上,美歐也存在分歧。

  再如,到底如何界定ITA談判覆蓋的範圍,各方也曾存有分歧。遠端醫療設備涉及遠端視頻,含有大量資訊交換和傳輸技術,它是否屬於IT産品?這些都只能寄希望於各方在談判中把握。

  “大幅降價”短期不現實

  未來如果ITA協議最終簽署,將意味著ITA涵蓋的醫療設備、GPS設備、電腦軟體和新一代半導體等商品,超過200種關稅細目適用的關稅將降為零。這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説,或將意味著獲得相關商品時更加便利,價格更低。

  但是,情況可能並不像一些分析人士所言,不會出現“大幅下降”。

  以醫療器械為例,蔡天智對《瞭望東方週刊》表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平均進口關稅只有4%左右,即便降低到零,對産品最終市場定價的影響也很低。醫療設備的價格是在行銷過程中被炒起來的。”

  此外,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國際化水準已經非常高,眾多國外企業都已進入中國市場。

  北京康復之家醫療器械連鎖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柏煜對本刊記者表示:“決定進口醫療設備價格的因素一是關稅,二是市場定價機制。進口設備除了關稅之外,現場廠商人為抬高了在中國市場的定價,是很普遍的現象。”

  柏煜稱,隨著中國市場的完善,比關稅下降更重要的可能是改變現有定價體系。“如果國外公司不把中國消費者當冤大頭,就算是一個利好因素。”

  ITA對醫療設備的利好,據蔡天智解釋,主要影響的是CT、核磁、超聲等大型醫療設備。

  産品市場價格是否降低,並不完全取決於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同樣具有影響力。在貿易自由化推動下,非關稅壁壘已經取代關稅成為各國政府的主要保護手段。

  目前,在資訊技術産業,非關稅壁壘主要體現在技術、標準上。中國在這些方面的實力還難以與美歐平起平坐。

  如何找到既保護國內産業,又能享受貿易自由化的好處,這需要在談判博弈和貿易實踐中找平衡點。

  關鍵設備仍將受制於人

  對大型醫療診斷和治療設備,中國市場仍然需求較大。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少數其他城市醫療機構的設備較先進之外,大量醫療機構的設備需要更新換代。

  但是這類市場基本被進口産品佔據,本土企業還不具備足夠的技術競爭力。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商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貿易出口增勢明顯放緩,進口增勢良好,醫院診斷與治療用品是中國醫療器械貿易主要産品,佔56.2%貿易份額。

  “其實做中高端産品出口的企業,大多數實質上還是在華美資企業,他們是ITA協定的直接受益者。中國民族企業出口的基本都是耗材類的中低端産品。關稅降低之後,中國政府只是會減少一些關稅稅收。”蔡天智對本刊記者表示。

  一些國外設備製造商出於成本等方面的考慮,早將生産、組裝基地盡可能放在中國境內。“比如,一些美資企業將設備關鍵零部件運到中國組裝,然後出口到美國,一來一去看起來是中國企業,其實還是他們自己在玩,中國産業界參與度很低。”蔡天智説。

  全球資訊技術産業國際分工的現狀是,美歐日主導産業的核心技術和標準,中國企業擁有部分關鍵技術和産品設計、生産製造優勢。在中國資訊技術産業中,加工貿易企業佔70%以上,外商投資企業佔據80%的出口份額。

  中國資訊技術産業正處於産業升級的關鍵階段。未來ITA協定擴圍的推進,更有利於進口産品的市場進入和佔領,中國産業界實現後發優勢並非一蹴而就,這就給中國資訊技術産業升級帶來壓力和不確定性。

  比如,目前高端醫療設備或其關鍵零部件,中國企業仍然受制於人。按照銷售額計算,這類關鍵零部件佔比高的甚至可能達到成品銷售額的40%至50%。

  這類産品往往也存在定價機制不合理的問題,由於國內産品競爭力低,進口産品漫天要價。“在目前市場競爭環境和政策導向下,這類産品也該降價了,不降價可能就沒辦法繼續在中國市場做了。”柏煜稱。

  隨著ITA協定談判的推進,中國如何制定適當的ITA談判策略,爭取更多産業利益,加快産業升級步伐將至關重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