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趨勢顯現

  • 發佈時間:2014-11-15 05:45:3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財政部11月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前10個月全國財政收入累計11964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117億元,增長8.2%。其中,10月份全國財政收入13280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144億元,增長9.4%,增速較9月份的6.3%明顯回升。“不少人此前對財政收入增速放緩過度悲觀,實際上,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將是趨勢性的。”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宏觀經濟形勢的改善和財稅改革都是重要支撐因素。

  增速從“個位數”升至“兩位數”

  在10月財政收入增長中,中央財政拉動作用突出。10月,中央財政收入6663億元,同比增長11.3%。單看這一增速,似乎説明不了問題。今年3月份中央財政收入3774億元,僅為10月收入的一多半,增速為負1.4%。隨後轉負為正,5月份開始從4.5%艱難攀升至9月份5.9%,這期間7月份還回落至5%以下。由此來看,10月份中央財政收入兩位數的增速“來之不易”。同時,1至10月累計,中央財政收入56262億元,同比增長6.6%,也比前9月累計增幅提高0.6個百分點,比7%的預算預計增幅低0.4個百分點,距離預算目標的差距在縮小。

  “主要是部分金融機構上繳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及企業所得稅增加,帶動中央財政收入增幅回升。”對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分析表示。

  “消費稅全部歸屬中央,其增長率提升,對中央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度高。”白景明説。10月份國內消費稅867億元,同比增長17%。

  三因素支援稅收顯著提升

  10月的稅收收入11806億元,同比增長8.4%,較9月2.3%的增速大幅攀升。不僅如此,白景明更是看好稅收形勢,“從中期來看,稅收的增速將會恢復到10%的水準。”

  稅收增長的“正能量”從何而來?

  首先,結構調整促進第三産業稅收增長。白景明舉例説。在增長較快的稅收中,比如國內消費稅867億元中,捲煙佔比超過50%,汽車、成品油等收入也較為穩定,意味著這些行業在整個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提升。同時,金融業企業所得稅10月增長57.8%,也值得關注。“金融行業運作平穩,反映了我國投資和消費正常的擴張。”白景明説,這説明在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消費和生産比較平穩。其次,稅收改革“練就筋骨”的作用開始顯現。10月國內增值稅2717億元,同比增長10.9%,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後增長5%。“關鍵點就在於,營改增轉移收入佔比擴大,説明這項改革的貢獻度越來越大。”白景明説。再次,預算管理和稅收徵管水準在提升。

  不必憂慮“過頭稅”和“突擊花錢”

  到了四季度,10月份中央財政收入和稅收都出現大增,會不會是為了完成預算目標而有“過頭稅”的嫌疑?對此,白景明表示,收入增長自有其正常的促進因素,而且,預算管理精準度在提升,不會出現“過頭稅”。

  “月度之間存在不均衡現象是正常的。10月這種現象較突出,比如非稅收入中,中央非稅收入429億元,同比增加231億元,主要是部分金融機構上繳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增加。這説明預算加強了,固有資本金預算逐步擴展到金融機構了。”白景明説,由於來自於金融企業的這類非稅收入是根據稅收利潤計提的,年初看不出一年利潤到底多少,一般到了三季度以後才會核算上繳。

  專家表示,隨著預算管理加強,預算季度加快,“突擊花錢”今年將不再是明顯問題。“不只是整體預算支出加快,民生等重點領域的支出進度加快更為明顯,不少項目支出將在11月‘提前’完成。”白景明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