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圍填海年損失1888億元:黃渤海圍填海瘋狂
- 發佈時間:2014-10-22 09:48:00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王斌
重化工園區、機場建設、海參圈養殖……一系列項目正在蠶食重要的候鳥棲息地:潮間帶泥質灘塗。多家環保組織最新調查顯示,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咽喉地帶,也是重要的天然海産品産出地,黃渤海潮間帶灘塗正在消失。
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瀋陽理工大學生態研究室主任周海翔表示,潮間帶灘塗被破壞後,不僅威脅到大量水鳥,更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安全,給沿海居民的生産生活帶來困擾。
未入生態紅線“潮間帶”迅速消逝
薄霧下的渤海灣灤南灘塗,涼風習習。一縷陽光照在灘塗星星點點的水面上,恰似在沙盤上撒下一把晶瑩剔透的珍珠。
遠方200多米處,兩個身影在不停地移動,他們的身旁是一根根竹竿支起的漁網。不一會兒,他們向堤岸走來,各自拖著一隻大魚簍。
“我們每天都要出海一次,撈些小魚和螃蟹曬乾後拿到市場上去賣,每斤能賣20多塊錢。”剛上岸的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北堡村漁民周建興對記者説,去年全家賣魚收入每人平均近4萬元。
不過,這種日子可能難以繼續維持。“周邊很多灘塗都被圍墾,漁民們拿到一點補償後就沒人管了。”周建興對本報記者説,聽説這片灘塗也有可能被圍墾,但政府至今還沒有向村民們徵求過意見。
在灤南縣沿海的北堡、南堡等幾個村莊,與周建興有著同樣心情的漁民不在少數。
讓候鳥飛公益基金等機構近日發佈的《“潮間帶”消逝,候鳥何所依——黃渤海“圍填海現狀”調查》報告粗略估計,近20年間,渤海人工填海造地面積遠遠超過了2000平方公里,且仍在增長中。
“潮間帶”屬於濱海濕地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最具生態價值和生物多樣性的地帶。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發佈的一份“潮間帶”調查報告稱,全球總計8條候鳥遷徙路線,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受威脅的水鳥物種數量,高於世界上其他7條主要遷飛路線。
讓候鳥飛公益基金項目官員田陽陽介紹,“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有16處潮間帶水鳥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其中渤海就佔了3個。它們分別是北部的遼東灣、西部的渤海灣、南部的萊州灣。
然而,在這3個關鍵區域,各類填海行為最為嚴重也是圍填海造價最低的區域。
前不久,瀋陽理工大學、瀋陽工學院、遼寧師範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高校的志願者走訪了遼寧、河北、山東、天津10個濱海開發區,發現所調查區域的潮間帶大部分已經喪失,沒有潮起潮落。大量圍填海工程還在進行,部分工程卻是未批先建且無環評。
“最根本的原因,是海洋生態開發規劃沒有將潮間帶列入生態紅線。”田陽陽介紹,2012年10月17日,國家海洋局出臺了《關於建立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制度若干意見》提出,要將渤海海洋保護區、重要濱海濕地等劃為“海洋生態紅線區”,並細分為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依據生態特點,分區分類制定紅線管控措施。
然而從遼寧省、山東省的生態紅線劃定區域圖可以看出,生態紅線的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基本上是遠離潮間帶的遠海海域,不包括潮間帶的泥質灘塗。田陽陽介紹,在遼寧省、山東省,圍填海工程正是從近海的潮間帶開始,逐步向海洋深處圍填。
IUCN駐華代表朱春全介紹,2012年,IUCN世界自然保護大會28號和51號決議通過了以下條款:“在黃海(包括渤海)的圍填海工程對沿海海域造成顯著影響,需加強管理,減輕沿海開發,特別是填海項目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徹底完成對世界八大鳥類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線,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的地點的生態經濟學和生物多樣性需求的評估之前,停止批准在該地點對潮間帶灘塗進行填海作業的行為,不論其目前處於何種保護狀態。”
1996年,中國外交部代表中國政府加入IUCN,成為成員國。該決議的通過,意味著作為成員國的中國政府需要履行此項決議的內容。
“洶湧”的圍海造地
近年來,津唐一帶的圍海造地完全可以用“洶湧”和“勢不可擋”來形容。在黃渤海區域內,由於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的壓力,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大規模的灘塗圍墾,大片的灘塗被轉變成鹽池、水産養殖池、農田、休閒娛樂區和工業區。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渤海灣沿岸有兩個主要的大型工業項目,分別是位於渤海灣西部天津市境內的天津濱海新區和位於渤海灣北部河北省唐山境內的曹妃甸新區,這兩個項目分別開始於1994年和2002年。
1974年至1993年之間,在津唐地區總計有313平方公里的潮間灘塗被圍墾主要用作鹽池。在之後的16年中(1994年~2010年)有約450平方公里的海域被天津濱海新區和曹妃甸新區圍墾。
截至2010年,天津濱海新區共圍墾灘塗108平方公里,曹妃甸新區共圍墾灘塗110平方公里。
而根據規劃,天津濱海新區和曹妃甸新區在2020年之前還要圍墾更多的潮間灘塗。據了解,一個新的大型工業圍墾項目也已經在渤海灣西南啟動(滄州濱海新區),預計圍填該地區至少117平方公里的沿海灘塗。
海參圈養殖同樣是潮間帶消逝的重要原因。周海翔稱,巨大的利益,刺激海參養殖業在渤海海岸線飛速發展。原先的鹽池幾乎都被替換為“海參圈”。
海參圈就是海參的養殖場,修建海參圈,需要炸山取石,在灘塗上圍建起很多網格狀的長方形的“養殖圈”。
在上述調查中,志願者們發現“圍堰圈養”對潮間帶破壞嚴重。
遼東半島黃海區域及長興島、盤錦等地有大量的海參養殖圈。調查發現最大的一片海參養殖圈達到93平方公里,位於大連市普蘭店市皮口鎮,如此大面積的海參圈,潮間帶已經完全喪失。
周海翔介紹,海參圈與工業園區可謂是孿生兄弟,在盤錦市、大連長興島,莊河到普蘭店皮口鎮的海岸線上,工業園區旁邊就是海參圈,過了海參圈就是工業園區,其中夾雜著少量的礁石海岸。
在海參圈與工業園區的“夾擊”下,候鳥只能在殘存的河口濕地,潮間帶的低潮區覓食,調查期間發現鳥類的數量銳減,甚至連鷗類都少了。莊河到普蘭店皮口鎮段的海岸線潮間帶都是泥質灘塗,但是這裡已經佈滿海參圈,70公里的海岸線(直線距離),將近有135平方公里。
指令性管理圍填海指標
渤海灣不僅是我國人口密集、經濟高度發展的地區。“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渤海灣地區經濟高速發展,但同時也非常擔憂地看到這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正在不斷地喪失。”著名鳥類學家、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正旺説。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下稱“國合會”)海洋課題組介紹,近十年來,我國沿海掀起了以滿足城建、港口、工業建設需要的新一輪填海造地高潮,從1990年至2008年,我國圍填海總面積從8241平方公里增至1338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新增圍填海面積285平方公里。
國合會相關報告稱,新一輪填海造地的特點是從零散圍填海作業轉向“集中集約用海”名義下的大規模連片填海造地。
統計顯示,圍填海使我國濱海濕地面積銳減了57%,許多濕地鳥類棲息地和覓食地消失,海洋和濱海濕地碳庫功能下降,碳匯功能喪失,濕地生態服務價值大幅降低。
無節制地圍填海後,許多魚、蝦、蟹和貝類等重要海洋經濟生物的産卵場和索餌場被破壞,漁業資源延續困難。而海岸線發生變化後,加劇了附近海域的環境污染,也容易引發海岸帶的淤積或侵蝕,地面沉降時有發生,局部海岸防災減災能力大幅下降,一些沿海城市面臨巨大安全風險。
國合會預計,我國圍填海所造成的海洋和海岸帶生態服務功能損失達到每年1888億元,約相當於目前國家海洋生産總值的6%。
近日,多家環保組織建議在海洋開發規劃和執行中,應重視生物多樣性,尤其是鳥類的生存需求。
“所有規劃環評應把對鳥類及其棲息地的影響列入重要的考量因素。”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物種項目主任范志勇建議,修改《海洋功能區劃》及《海洋生態紅線》,保護潮間帶灘塗,對尚未開發的自然海岸的潮間帶,不再開發;已經開發的潮間帶泥質灘塗,應限制開發,不能再向低潮區填埋。
針對圍填海的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執行和監管薄弱的普遍現象,北京中咨律師事務所律師夏軍建議加大公示力度,國家海洋局和環渤海各省市政府應加強填海行為調查,一旦發現違法,及時處罰和糾正。
沿海地區圍填海無節制的勢頭已引起國務院高層領導的重視。
“圍填海計劃指標實行指令性管理,不得擅自突破。”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表示,海洋部門將建立圍填海計劃臺賬管理制度,對圍填海計劃指標使用情況進行及時登記和統計,同時對圍填海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和考核,對地方圍填海實際面積超過當年下達計劃指標的,暫停該省(區、市)圍填海項目的受理和審查工作,並嚴格按照“超一扣五”原則扣減下一年度指標。
附表環渤海經濟區海洋經濟活動情況
年份海洋生産總值
佔全國比重(%)同比增長(%)
2008年36.10.1
2009年37.61.5
2010年34.5-0.1
2011年3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