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統計局:陷通貨緊縮證據不足 四季度將平穩增長

  • 發佈時間:2014-10-21 19:39: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銳  責任編輯:孔彬彬

  CPI創56個月新低,PPI連續31個月同比下降。價格指標的疲軟讓一些機構和學者發出“通貨緊縮”的示警。對此,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回應説,“中國經濟陷入通貨緊縮”這一判斷的證據不足。四季度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可能性較大。

  盛來運是在國務院新聞辦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的新聞發佈會上説這番話的。

  2014年9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漲幅較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創出近56個月新低。中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8%,連續31個月同比下降。

  一些機構據此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出現通縮跡象,至少已經出現陷入通縮的風險。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9月份通脹數據持續走低反映出增長仍面臨著顯著的下行風險,當前應警惕通縮風險,期待出臺進一步的寬鬆政策。

  對此盛來運指出,通貨緊縮一般是指市場貨幣流通量減少,導致物價持續下降。但今年以來,中國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流通量保持了一個比較穩健的增長速度。

  盛來運指出,9月份CPI回到2%以下。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對比的基數比較高。從環比來看,9月份中國CPI環比上漲了0.5%,這説明中國物價還是處在總體穩定、溫和上漲的狀態。

  盛來運表示,隨著冬季的來臨以及部分食品供求關係特殊條件的影響,國家統計局初步判斷未來幾個月中國CPI保持溫和上漲的可能性較大。“從這幾個方面的情況來看,通縮的證據不足”。

  對於四季度經濟走勢,盛來運表示,國家統計局總的看法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作的可能性較大。因為現在中國仍處在戰略機遇期,支援經濟平穩運作的發展條件和潛力比較大。

  一是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沒有完成,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仍然能給經濟增長帶來新動力。二是中西部地區的後發優勢會繼續得到發揮。三是中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關鍵階段。四是新一屆政府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創新會給經濟發展賦予新的動力和活力。

  盛來運強調,今年以來,中國官方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應會繼續得到發揮,“從這些方面看,四季度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