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壓力不小 預期向好——前三季度外貿數據解讀

  • 發佈時間:2014-10-13 17:56: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海關總署13日公佈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3.1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3%,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5.1%和1.3%。其中,9月份進出口3964億美元,出口、進口同比增速分別反彈至15.3%與7%。

  業內人士認為,受到基數干擾消退、外需回暖以及政策紅利顯現等因素拉動,我國進出口形勢逐季好轉,第四季度有望延續這一勢頭,但實現全年7.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難度很大。我國應在保持合理增長的基礎上,把提升外貿發展品質效益作為主要任務。

  三個“強”支撐外貿逐季回升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外貿不斷回暖,同比增速依次為-3.8%、1.8%和7.2%。對此,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表示,三個“強”是進出口逐季回升背後的主要驅動力量。

  他具體分析説,上半年國家適時出臺了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一系列措施,外貿企業的信心不斷增強,5月份以來海關發佈的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已連續5個月保持在高位;第二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復蘇回穩,外部市場需求有所增強;第三是貿易便利化等改革舉措不斷釋放紅利,對促外貿增長作用增強。

  “這種好的態勢預計第四季度還會延續”,鄭躍聲表示,9月份我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3.3%,較8月份提升了1.4個百分點。三季度平均指數為42.6%,較一、二季度分別上升1個和0.5個百分點,這預示著年底的出口壓力將略有減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9月進入歐美西方國家的需求旺季,美國9月製造業PMI高達57.9%,外需的顯著改善拉動9月份我國PMI項下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了0.2個百分點至50.2%,未來出口有望保持較快增速。

  “新常態”下挑戰加大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驅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國外貿發展同樣面臨著三期疊加階段“新常態”下的新挑戰。

  首先,部分地區局勢動蕩加劇,世界經濟仍存不確定性。世界貿易組織9月底已將今明兩年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期數據下調至3.1%和4%,均顯著低於過去20年的全球貿易平均增速,中國很難脫離全球基本面實現一國貿易的快速增長。

  事實上,由於國際市場競爭加劇,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內外環境更趨複雜,特別是貿易摩擦不斷。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18個國家或地區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53起,比去年同期增長20.4%;涉案金額52.9億美元,同比增長136%。

  此外,鄭躍聲指出,近年來發達國家經濟體加快了部分製造業向國內回流的速度,相應地對我國一些領域製造業的投資在降溫。今年前8個月我國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下降約15.7%,而我國近一半出口是外商投資企業創造的,我國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的下降對出口將形成中期制約。

  貿易平衡有望好轉

  下半年以來,我國外貿月度順差屢創新高,其中8月、9月月度順差值分別較去年同期擴大77.8%和110%。海關統計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累計貿易順差2316億美元,同比擴大37.8%。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近期順差擴大主要是進口放緩所致,其中既受到國際大宗産品價格走低影響,也與國內需求較弱有關。連續月度大額順差容易引發貿易摩擦,而且理論上可能導致外匯佔款增加進而擠壓國內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理應給予充分關注。

  “我們並不追求貿易順差”,鄭躍聲指出,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意在激活進口的多項措施,鼓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高端生産性服務以及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一般消費品進口,隨著相關政策措施落地,進口情況有望改善。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中國外貿總體形勢仍然趨緊,從前三季度情況看,要實現全年進出口增長7.5%左右的預期目標,任務十分艱巨。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再把焦點過度集中于外貿增長速度,而應著眼于培育新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水準,真正推動中國由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