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千百個景區賣同樣旅遊商品 網友稱還不如去義烏

  • 發佈時間:2014-10-07 07:30:4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胡晨歡、程迪  責任編輯:孫朋浩

  國慶假期,各大景區迎來旅遊商品購物潮。這些商品本應有極強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遊客卻發現,一樣的竹雕、一樣的小木刀、一樣的木梳……千百個景區都在賣同樣的“地方特産”,旅遊商品同質化、低端化現象嚴重,讓人提不起購買慾望。

  國慶假期,在國內某景區內,一位遊客買了一塊“湘繡”手絹。這名遊客無奈地表示,一塊繡了幾朵花的手帕,在南京、蘇州叫“蘇繡”,到了四川叫“蜀繡”,到了江西成了“贛繡”,花樣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樣。有的遊客則吐槽:“朋友去四川給我帶來一把梳子,上面竟寫著‘少林寺紀念’。”更有網友表示:“到景區買商品還不如去義烏,那裏應有盡有。”

  一直以來,包括旅遊紀念品在內的文化衍生産品常被詬病缺乏創意。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其實關於旅遊紀念品的創意不少,但能把好想法做成好生意的體制機制比較欠缺。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旅遊紀念品版權的保護力度和對盜版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面,創意産品的産業鏈要銜接緊密。這樣才能産出叫好又叫座的旅遊紀念品。

  目前,國內一些景區已在嘗試開掘旅遊商品這一“富礦”。國慶假期,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商品展銷區,印有“八一起義”字樣的計步器人氣很旺。八一起義紀念館館長王小玲説:“我們的商品一直根據遊客的需求來加以改進和完善。”

  對於特色紀念品,王小玲認為,需要景區與創意、行銷、版權代理等方面的企業合作,創造出無法複製的資源基因,打造出“離開這個景點就買不到的特色紀念品”。

  此外,也有專家提出,景區可以加深與各大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讓其參與産品的研發,景區為之提供市場,實現雙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