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鋼4年兩換帥 五礦係徐思偉欲“扭轉乾坤”

  • 發佈時間:2014-09-25 00: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彭斐 師燁東 董來孝康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中鋼集團)當前的債務危機,被認為主要源於2011年之前,黃天文任中鋼集團總裁時期的盲目擴張。

  2011年5月,因為中鋼集團在擴張下暴露出的諸多財務問題,中鋼集團總裁黃天文被國資委免職,來自武鋼集團的賈寶軍接任了他的職位。

  此後,賈寶軍被寄望扭轉中鋼集團的不良業績,但此次換帥並未為中鋼集團帶來起色。目前,中鋼集團再度因財務狀況而被推上風口浪尖,賈寶軍黯然離職。

  記者從中鋼集團內部獨家獲悉,9月19日,國資委對中鋼集團領導班子作出調整,集團原黨委書記兼副總裁徐思偉接任總裁,原集團黨委常委劉安棟接任集團黨委書記和中鋼股份總經理,中鋼集團迎來4年內的第二次換帥。

  在國資委內部人士看來,臨危換帥是希冀徐思偉能 “扭轉乾坤”,倘若結果不利,中鋼集團可能面臨破産或是被兼併重組的結局。

  黃天文的大舉擴張:造成諸多財務問題/

  2003年12月,黃天文出任中國鋼鐵工貿集團公司 (後更名為中鋼集團)總經理兼黨委書記,當時的中鋼集團以鐵礦石進出口、鋼鐵及相關的設備貿易為主。黃天文在任時,曾謀劃將中鋼集團往實業方向轉型,向鋼鐵的供應、銷售等環節滲透,成為“鋼鐵行業生産型服務商”。

  恰逢原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提出央企要做大做強,要把160多家央企重組為80~100家,行業前三名以外的都有可能被重組。

  在這一大背景下,從2005年開始,在黃天文領導下,中鋼集團進行了一系列並購重組,逐步構建起了“礦業、炭素、耐火、鐵合金、裝備製造”五大産業運作格局。

  在債務問題出現之前,黃天文的確收到了成效。中鋼集團銷售收入從2004年的201億元增至2010年的1860億元。“中鋼模式”還一度受到國資委認可。

  但在擴張過程中,對風險控制不力,甚至治理失效,使得一些收購最終成為了中鋼集團連年虧損的“包袱”。

  2007年,中鋼集團與民企山西中宇鋼鐵有限公司開始鉅額的資金往來,2008年開始形成財務黑洞,欠款一度達20多億元;至2010年下半年,山西中宇對中鋼集團欠款已高達近40億元。

  與此同時,黃天文領導下的中鋼集團在海外開展資源項目收購上也是“霉運不斷”。

  2008年9月中鋼集團正式完成對澳大利亞中西部公司(MidwestCorporation)的收購,以13億美元將對方98.52%的股權納入囊中,原計劃鐵礦石年産量3000萬噸以上,但2009年當期虧損9281萬元。由於之後鐵礦石價格出現下跌,此項投資的價值亦嚴重縮水。

  此外,由於中鋼集團發生鉅額虧損,導致中鋼集團與力拓公司合資的恰那鐵礦被關閉,造成鉅額損失。

  中鋼集團在非洲還擁有近10家公司,所投資的資源種類主要為鐵礦石和鉻礦。然而,海外項目難有收益、進口紅土鎳礦等多業務組合失誤等,被認為是中鋼集團連續虧損的重要因素。

  2011年,因為債務等問題,國資委宣佈對黃天文免職。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對央企缺乏有效的問責機制,使得中鋼集團的擴張不僅具備行業特性,也有一定的普遍性,“擴張成功,一個人享受功名;擴張失敗,則不會對個人問責,因此個人就容易罔顧風險,堆資源把公司往大了做”。

  賈寶軍的盈利目標:遭遇行業整體低迷/

  2011年,黃天文遭免職,當年5月,到中鋼集團任職剛1年的賈寶軍接過總裁一職,可謂 “臨危受命”,並被寄予扭轉中鋼集團不良業績的重任。

  然而,賈寶軍上任伊始,一位前高管卻對媒體表示,賈寶軍上任後工作並不太好開展,因為“大家都沒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公司經營上。”

  不過,賈寶軍上任中鋼集團總裁後,隨即開始了一系列調整:大幅削減資金佔用量較大的業務,清理高庫存,成立專項小組解決資金佔用問題,並撤銷了運作整體上市項目的“長江”辦公室,開展事業部改革,對中層基層幹部進行重新競聘上崗。

  此外,中鋼集團相繼出售四川炭素有限公司、杭州灣大橋項目股權等資産,以換取資金輸血。

  值得注意的是,賈寶軍曾對中鋼集團2012年業績提出確保6億的利潤,爭取10億的利潤。但在遭遇2012年鋼鐵行業整體低迷的局勢後,中鋼集團2012年的業績並不理想。截至2012年底,中鋼集團已連續3年虧損,僅2012年虧損就接近20億元。

  與此同時,中鋼集團的業務也在收縮。根據海關資料,中鋼集團2011年進口鐵礦石2500萬噸,排名全國第四;2012年進口量僅2000萬噸左右,排名下滑至第六位;2013年進口量再度下降,為1194萬噸。

  “賈寶軍在中鋼集團的前兩年,中鋼業績沒有好轉。”有中鋼集團人士表示,2012年上半年,國資委對中鋼集團的考核結果顯示,中鋼集團屬於D檔,不及格。

  中鋼集團內部人士則向記者表示,在調任中鋼集團之前,賈寶軍在武漢鋼鐵任職,並沒有貿易業務方面的經歷。

  徐思偉的臨危受命:債務處理火燒眉毛/

  在賈寶軍任職中鋼集團總裁的2013年初,國資委對中鋼集團的班子做出調整,增派五礦係出身的徐思偉做其副手。

  在連續3年虧損的中鋼集團內部,2013年被視為戰略聚焦調整期的關鍵一年,重點工作安排則圍繞公司扭虧增盈這一核心任務展開。

  “寧可犧牲在衝鋒的路上,也不能躺在原地等待。”上任伊始,對於面前的困局,在2013年工作會議上,中鋼集團新任黨委書記徐思偉如是表態。

  有趣的是,徐思偉此前曾任五礦副總裁,黃天文也來自五礦集團。當時,徐思偉曾被中鋼協高層人士稱為“很能幹的小夥子”。

  在五礦期間,徐思偉曾主抓國際金融和貿易、資訊化等業務,五礦從單一的進出口貿易公司轉變為以資源為依託、上下游一體化的金屬礦産集團,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從2000年的247億元擴大至2012年的3269億元。

  據悉,國資委此前曾以非正式的方式商討五礦集團重組中鋼集團的可能性,但五礦一位管理人士向媒體表示,五礦已拒絕重組中鋼,原因是“資産太差、包袱太重”。

  有業內權威人士向記者表示,重組中鋼集團之所以遲遲未能落實,可能有一些利益上的規劃不是很清楚,或者這家企業有自身的發展計劃。

  “五礦重組中鋼,其實開始就沒什麼方案。”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外界雖然一直説五礦集團要兼併中鋼集團,或者中化集團將要重組中鋼,但中鋼已經在調整思路了。

  記者從中鋼集團內部獲悉,9月19日,國資委對中鋼集團領導班子作出調整,集團原黨委書記兼副總裁徐思偉接任總裁一職。

  相比于國企領導的5年任期,中鋼集團4年內兩度換帥,或是其不斷為當年的無度擴張做調整。

  在上述中鋼集團內部人士看來,2013年徐思偉從五礦空降中鋼集團後,雖然擔任了集團副總裁,但是沒有太多施展空間,“五礦與中鋼的業務相似,兩家是同質化企業,徐思偉也了解業務運作模式,現在領導班子重新調整,對徐思偉與中鋼來説都是機會。”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長許保利認為,此次中鋼集團臨危換帥,是希望徐思偉能夠使中鋼集團擺脫目前的不利境地,對於中鋼集團來説,徐思偉的當務之急是“處理債務問題”。

  “國資委不會為中鋼補窟窿。如果中鋼解決不了債務問題,則可能面臨破産或被並購重組。”許保利説。

  林伯強指出,對於目前的中鋼集團來説,收縮、整合業務,出售資産或引入戰略投資者,都是解決債務危機的辦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